那片辽阔的海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3期“阔”专题活动

大门“哐当“一声被打开,又被”砰“一声关上。张静茹从沙发上弹起,看着丈夫一脸怒气地走进来,没看她一眼,径直走上了二楼。那”哒哒哒“的脚步声也带着怒气,一路消失在楼梯间。静茹呆呆地坐着,遥远的记忆像一列咆哮的火车轰隆而来,熟悉的砸门声,愠怒的父亲的脸,忧伤的母亲的眼,牵扯出熟悉的胆战心惊的感觉,一丝一缕,爬上了她的心间。

静茹的老家靠近大海,小时候的世界平静而幸福,一家人经常去海边游泳。大约是从初中开始,家里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大人不说,只命令她好好学习,别的都别管。她的世界里从此只有了学习,她和父母逐渐疏远,尤其是父亲,越来越忙,忙得焦头烂额,忙得时常发脾气,忙得静茹不敢靠近。

后来,静茹才从别人的口中慢慢得知,父亲做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为了偿还债务,他想尽办法,一人打多份工。那些年里,一家人都卯足了劲做自己的事,父母拼命挣钱还钱,女儿努力读书考大学,像三条平行线,各忙各的。等到家里经济终于宽松些,等到父亲终于可以喘口气,等到女儿终于懂得体谅父亲的不易,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早已横亘在父女的心间。父亲的风湿加重,很少再去海边,静茹也忙着刷题,忙着考试。邻里都说,张家有一个好女儿,安静乖巧,勤奋努力。她也没让父母失望,考上了还不错的大学,毕业后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会计工作,她做的每一步,似乎都要放到磅秤上称一称,合不合格。她不敢冒险,不敢挑战,父亲是前车之鉴。

二十八岁之前的人生,在静茹这里,风平浪静,她似乎已经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丈夫是相亲认识的,姑姑的一个好姐妹家的儿子,知根知底,工作也不错,一家大公司的工程师。最让静茹满意的是他的好脾气,他对人总是笑眯眯的,声调平稳,从不会大声叫喊。结婚前夜,在情意绵绵的氛围里,静茹借着新娘的特权,让丈夫保证,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能在家里发脾气。丈夫笑着将她拥入怀里,在她的耳畔温柔地许诺,给她一辈子的心安。

只是没过几年,令静茹没有料到的是丈夫会被外派到国外,其实丈夫心里早有打算,他不甘于困在一个地方,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外派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出去闯闯。几经权衡下,静茹做了人生的一次大冒险,跟着丈夫出国。

一晃快十年了,楼梯间的墙上爬满了她幸福的印记,一排小相框,一路往上爬。相片里,丈夫托着孩子在浪花里嬉闹,两人都笑开了花,静茹安静地半躺在沙滩上,按下了快门;另一张,丈夫半蹲在一片绿色草坪上,一只绵羊撅着嘴等着他投喂,那时候的他对小动物也很有耐心。农场属于一个好朋友,那是几年前的事了,如今那块地已经空置许久,杂草丛生,朋友早就回国了。那场疫情,打碎了很多人的梦,包括静茹一家的。他们花了很久才从生活的深坑里慢慢爬出来,那些令人煎熬的日子却如影随形,像无形的鞭子在后面啪啪作响,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绝不能懈怠!墙上还有一大片空间空着,自从疫情后,他们极少拍照了。

丈夫确实在努力成为一个好丈夫,认真工作,不敢有一丝松懈,他只是压力太大了,一个声音说。可是,他这样摔门,甩脸,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就是变相的发脾气,另一个声音跳出来叫道。

想想你住院期间,他是家里医院来回跑,做人不能没有良心的。这一次,反对的声音依旧不依不饶,可是,也不能像是欠了他似的,动不动就承受他的坏情绪啊,他当年的保证呢?

家里的小猫对着静茹“喵喵”地叫,一旁的猫盆空空如也。静茹猛地站起身,猫咪要吃饭了,人也该吃饭了,鸡汤已经炖在炉子上,红烧肉已经飘出香气,鱼已经蒸好,蔬菜已经清洗好,只等锅里炒一下。每天的一日三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在她的脑子里排兵列阵,清晰明确,她不允许自己在这些方面出错。

“吃饭了——“ 她对着楼梯口叫了一声。

丈夫很快就下来了,她瞥了一眼,脸色有些严肃,但已经没了怒色,他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他径直走到餐桌前坐下,一边快速地回复着信息。她将饭碗端到他面前,又折回去盛汤。等她忙完坐下,丈夫早已开动,边上的鱼骨头已堆成一撮。他的手机界面闪着光,短视频里夸张的笑声快要溢出屏幕,他的手指快速地划拉着,毫不影响进餐速度。

“女儿怎么没下来?”她问。

“不知道。” 他的眼睛依旧在手机和菜肴间穿梭,唯独没有为她停留。

“丫头,吃饭了。” 她又对着楼上喊了一声。

“不饿,不吃了。” 楼上传来女儿的声音,轻飘飘的几个字。

她想说,我花了两个小时做的饭,特意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她还想说,一会儿还有课,不吃饭会饿的。可是,所有的话都被她硬生生地咽了进去。女儿说过,她有她的节奏。专家说,青春期的孩子,跟着她的节奏走。

她走回餐桌,丈夫正往嘴里塞了一块红烧肉,另一只手依旧抓着手机。“饿不饿她知道,就你瞎操心。” 又是轻飘飘的一句。

她本想反驳,突然又失了兴致,说了又能怎么样,翻来覆去地说同一番话,吵同样的架,好没意思。

“倒是最近治安很不好,前两天八区那儿又遭抢了。” 吃完饭,丈夫将碗筷一搁,说道,“有个女人路上走着就被劫了包,尽量不要在路上走了。”

这样的事,在这个治安不良的地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提高警惕,做好自我防护是唯一能做的,日子还得过,总不能天天不出门。这么多年来,静茹夫妇带着孩子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工作生活,总算拼出些成就,孩子也渐渐长大。虽说不如国内安全,但这边的生活相对简单,孩子的学习相对轻松,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奏。总不能既要又要还要,静茹总是这么安慰自己。

那今晚孩子的钢琴课还去不去呢?静茹在心里嘀咕着,就十几分钟的车程,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不想了,快要考级了,还是去吧。

夏天的日子长,七点多钟天还没有黑透,天边的红霞衬着一轮血红的太阳正缓缓下沉,万物被笼罩在一片红色的光晕里,静茹不禁感叹,今天的晚霞真好看,丫头,赶紧拍照。

后座没有回应,透过后视镜,丫头斜躺着,无精打采的样子。

静茹没有再做声,要尊重孩子的节奏,她懂的。

或许是节日前的缘故,路上车子很多,一派欢乐热闹的气氛,大家卸下工作的疲惫,或去旅行,或回老家。要是在国内,我会去哪里呢?静茹默默地想着,去老家看看母亲,自从父亲几年前去世后,母亲独自生活,上周末视频电话里,她似乎瘦了些,说话也有气无力,尽管嘴上说着一切都好,但静茹知道母亲向来报喜不报忧。两年了,她是该回去看看了。再带着她出去散散心,就在家附近的地方转转也好,或者再去海边。说到那片海,她有多久没见了,她像是被囚在自己打造的笼子里,满心满眼都是要做的事,做完一件又一件,总也做不完。或许等女儿考上大学,就可以回去了。

因为堵车的原因,路上花的时间要比平时多一倍。醉人的晚霞已被黑夜吞没,老师家的大门敞开着,庭院里的墙灯发着模糊的光,带着深不可测的朦胧,大狗LUCY不在院子里,一丝疑惑闪过,静茹没有多想,迟到了,不太好。

然而,下车后,不安感越来越强烈,快到门口时,屋内的一声尖叫立刻证实了她的猜想。她扭过头,对着正慢腾腾下车的女儿大叫,进车里!同时,她一边拨打电话报警,一边冲向汽车。她的手快要够着车门了,女儿在呼喊,妈妈,快进来!

一阵剧痛从后面袭来,她一时辨不清疼痛来自哪里,像是后脑勺,随即穿透她的整个脑袋,延伸到她的全身,她虚弱地倒向车门,车窗里是女儿惊恐的脸。

“别怕,丫头,警察……马上来……”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眼前是一片辽阔的大海,安安静静地躺在夕阳下,晚霞的金光洒在海面,闪闪发光,映得妈妈的脸红扑扑的,她正弯着腰捡拾沙滩上的贝壳,真好看,我要拿回去放到鱼缸里。不远处父亲的脸在波光中一上一下,“小茹,快过来呀,爸爸带你游泳。”她又回到了十岁那年,那年的母亲还年轻,那年的父亲脸上挂着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申明: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 文/ 花清香 (故事根据好友的口述改编,人物均为化名) 【1】 我叫于可,在一...
    花清香hp阅读 1,029评论 7 9
  •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对中秋月的期盼,上官玥珂还是在认识阿夏以后。那些年,她似乎从未看过月亮,外婆说她出生的...
    随风似水阅读 2,312评论 18 152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上晚自习的时候安筱洁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电话那边父亲的声音略显哽咽,但...
    云里生活的鱼阅读 3,623评论 40 288
  • 最近遇到一部挺喜欢的剧,发生在七十年代老北京的故事,对于这类剧我是挺感兴趣的,一开始是被演员所吸引,之后引发了我深...
    晴_c715阅读 770评论 0 1
  • 01 本以为自己泪水已经哭干,心肠已被恨意充满。甚至在与父亲的最后一面,她都麻木地站在一边,看着手上脚上都戴着镣铐...
    梧叶儿阅读 7,764评论 61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