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读《左传》名句:福祸无门,唯人所召。
“福祸无门,唯人所召”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意思是灾祸和幸福并非命中注定,而是由人们自身的行为所招致。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命运走向的关键作用。
从因果关系来看,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是“因”,而遭遇的福与祸则是相应的“果”。一个长期保持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往往能在生活里收获他人的善意与支持,这些正向反馈便是他感召来的“福”;反之,那些行事自私、贪婪无度的人,最终可能因自己的恶行陷入众叛亲离、举步维艰的困境,这便是自招的“祸”。就像故事里,公弥听从闵子马劝告,恭顺对待父母、认真处理公务,最终获得季武子赏识,变得富有并担任要职,这是他的善举召来的福分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正面的思维方式,会引导人们做出更多明智的选择,主动把握机遇,从而更容易收获好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福”。而消极负面的情绪与思维,容易让人陷入狭隘、偏激的境地,做出错误决策,进而招来不好的事情,即“祸”。比如,一个人面对挫折时若能保持乐观,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很可能将危机转化为转机;若一味抱怨、逃避,只会让情况愈发糟糕。
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遇到困境不要一味抱怨命运不公或归咎于外界因素,而应冷静反思自身行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身处顺境时,也不能得意忘形、肆意妄为,需谨言慎行,持续积累善因。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向着幸福美好的方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