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的村子地广人稀灯火昏暗。一到晚上,除了偶尔传出的狗叫声,就昏沉一片。
80年代末村子进行了规划,在新宅基地上很多村民盖上了新房。但房多人少,很多村名还住在老房子里。
我家是最先搬到新房子住的几家人之一。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白天刮了一天的大风,到处尘土飞扬,枯叶纷飞。
傍晚时分伴着轰隆隆的雷声,雨似从天上倒下来的一样。草草的吃了点东西,妈妈吹了煤油灯,我们就早早的睡觉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声惊雷把我从睡梦中叫醒。爸妈都还在沉沉的睡着,并打起轻轻的鼾声。可能睡得早,电闪雷鸣中,我紧紧的依偎着妈妈,却怎么也睡不着。
迷迷糊糊的,伴着“哗啦啦”的雨声,屋外传过来轻轻、低沉沉的婴儿哭声。哭声很小,好似被人使劲的掐着脖子。屋外,平时一有动静就“汪汪”乱叫的大黄狗,不知怎么一点都不吭声。
我钻进妈妈的怀里,紧紧的搂着。婴儿低沉的声音有远及近,经过门口泥泞的小路,又悄悄的消失在茫茫的与夜中……
我从妈妈的怀里钻出来,妈妈拍拍我的后背轻声的说“赶紧睡觉”。我看到妈妈醒了,就小声的说我刚才好像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妈妈轻轻的拍拍我的屁股说:“哪有哭声,快睡觉,别出声”。
一道闪电,紧跟着就是一阵炸雷声,呼呼的风声夹杂着雨水哗哗的打在房顶的瓦砾上……
有远及近,有轻到重,刚才消失的婴儿声又悄悄飘了回来,我又赶紧钻进妈妈的怀里。哭声压抑着,走过门口的小路,感觉在门外突然停了下来……
我清晰的感受到妈妈把我紧紧的搂了搂,又用脚蹬了蹬睡在另一头的爸爸。不知什么时候,爸爸也停止了打呼声。
“咔嚓”一声炸雷过后,伴随着“哇”的一声猫叫声,低沉的哭声又慢慢响起,经过门口的小路悄悄的消失在雨夜中。
爸爸慢慢的从被窝伸处手,拿起床头的手电筒照了照房间说:“没什么,睡觉吧”。
我钻在妈妈的怀中,妈妈也紧紧的抱着我,不知什么时候睁开眼,天已经亮了。
我爬起来,屋外的土路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泥水,折断的树枝和扫下的残叶七零八落的散落在门口的小路上。
刚吃了早饭,住在后面的邻居就拉着孩子来串门。妈妈拿了一个板凳递过去说:“昨晚那么大的雨,你可听到谁家孩子的哭声”
邻居漏出惊恐的表情“我都半夜没睡,也不知到谁家孩子?听声音像婴儿,再说我们这几家也没有这么小的婴孩啊?孩子爸爸昨天也不在家,你不知道那哭声还在我家窗户下停了一会,吓的我又不敢出声,又不睡觉……”。
“后来吧,我家门好像还被什么撞了一下,幸亏我从里面锁了门,又用粗木棍给顶了下,今天他爸不回来我也不敢在家住了……”
后来,妈妈从外边折了些桃树枝放在家里。晚上又把一条脏裤子挂在门头,据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