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发现,爱情是多么弥足珍贵的存在。莎士比亚曾说:爱情里面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就不是真的爱情。
在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在厚重结实的钢筋混凝土里,在耀眼的玻璃帷幕明亮的反光中,人们匆忙地赶路,人潮中闪过疲倦的身影,和一双双迷茫的眼睛。
有人频于奔走在各大会议室中,带着一纸合同飞越七大洲八大洋;有人正经历着7X24小时的艰苦创业,反复温习着黑暗里微弱的灯光和明亮阳光下焦灼的希望;有人埋头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高度的眼镜下看不到一丝温情……这是城市里大多数人的工作写照,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没有空闲去理会自己的内心,没有精力去做花费太多心思的事情,爱情于他们而言着实是难以触碰的奢侈品。
于是,快餐式爱情与相亲式婚姻应运而生,充斥着这冷漠的城市。
快节奏的城市里,效率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百科中将“快餐式爱情”定义为体验式爱情的衍生品,爱情被速度侵蚀,被功利心肢解,甚至成为了一种想象,双方可以轻快地在一起,潇洒地分开,既拿得起又放得下,不会像电影里的主人公那样历尽千辛万苦也要毫不犹豫走在一起,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桥段,没有悲痛欲绝茶不思饭不想的失恋情节,更没有念念不忘萎靡不振的精神创伤,只是一段云淡风轻谈笑自如的经历。爱情中的套路就像是一个优惠套餐,大家都心知肚明又不会拆穿,尽情地享受它所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很少付出,很少坦诚,不被对方影响,也从不干涉对方的生活。
但至始至终,摆脱了寂寞却逃不出孤独,如马尔克斯所言,“他们无法忍受恐惧和迷乱的渴望,渴望逃走,又渴望永远留在这恼人的静寂和可怖的孤独中”。
于婚姻,更是如此。何为现代式美满婚姻?男方有钱有颜有责任心,女方貌美温婉不依附,双方势均力敌,有些喜欢但不会爱得轰轰烈烈,会相互陪伴也有个人空间,有共同爱好也有独特见解,安心踏实过日子,不出轨不离婚便是好婚姻,灵魂伴侣不过是爱情这个奢侈品中的最高级别,像是杨绛先生和钱钟书这般在生活上相濡以沫,精神上相知相契,风雨同行,荣辱与共,进退一致的婚姻实属凤毛麟角。没有人会在意你们的感情基础是否深厚,也无所谓是否“明码标价”相亲认识,更不会深入了解你们在这段关系里是否幸福快乐,只要在合适的年龄有完整的婚姻,便是皆大欢喜。于是,单身的人们生怕蹉跎了岁月,迫切地寻找恋人,潦草的陷入婚姻这个洞穴,契合了普世成熟的价值观,至于接下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也曾内心柔软得爱过别人,也曾不顾一切的想要和他在一起,也曾在未来世界里构筑彼此美好的愿景,会欣喜若狂,会痛哭流涕,会暴跳如雷,在感性大过理性的时光里,耗掉太多感情,精疲力尽。后来再也没有勇气跑一场爱情马拉松,看不到终点,得不到鼓励,拿不到嘉奖。行走在钢铁森林里,心也变得越发坚硬、冷漠。或许在这偌大的、坚硬的城市里,很难找到爱情最纯粹的模样,掺杂了太多欺骗、欲望、逃避、物质、算计,早已分辨不出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高效、冷淡、匹配度,成为爱情城市化的鲜明特征,薄弱的感情在其中摸爬滚打后顺势而为,越来越适应城市的快节奏发展。于是,在面对长大后的感情,我们或许都会有些恐惧,没有勇气靠近,也没有信念开始。
然而,当看到倍受鼓舞的小伙儿看向女孩时眼睛里闪烁的光芒,看到被爱情滋养笑靥如花婀娜多姿的姑娘,看到走过人间无数沧桑仍能牵手前行的老夫妻,他们的爱情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那一瞬又放下了防备,谁说爱情不美好呢,谁说心不会柔软呢,谁说这世上没有相似的灵魂呢?
爱情赋予了生命浑厚浓重的美感,我们要用柔软温和的心,经过污染还能明晰的智慧,走出或匆忙或冷漠或肮脏或混乱的津渡,去呵护这珍贵无比的爱情。
人和人之间的相聚离散皆由因缘而来,或许我们还未遇到真正的爱情,但永远也不能失去对它的美好向往与追求。林清玄曾说:“因缘的究竟是渺不可知的,圆满的结局也杳无可知,但人不能因此而失去因缘成就,圆满实现的心愿”,还没有遇到爱情之前,我们要丢掉妨碍自己走得更远的桎梏,外修颜值内修心,成就一双能做事的手,活出心中的热爱,与更好的自己相遇,而后与美好的爱情结缘。
该相逢的总会相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