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倒一杯酒。开始今天的写作。
这也称不上写作,其实就是写日记。最大的作用就是去让自己思考。另外也会让自己放松。
前段时间我其实挺e的。因为我觉得读博没有意义,(不同的)工作没有意义,甚至说人生都没有意义。
准确的说,是我不知道意义是什么。
起因有两个。
一个是我发现在北京的室友无论赚多少都难以在北京定居。不管发展得好还是不好,大家都过得不幸福。
另一个则是我突然明白的一个道理:如果你在上学的下一个阶段不能获得和前一个阶段同样的成就,那还不如不读。
很简单,如果你读研的时候比大部分人有优势,而你读博的时候却没有同样的成就,那你将会面临更糟糕的就业环境。
这点就是发生在我身上很好的例子。而且我对自己没有信心读博能做出什么,我觉得只会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博士。那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不想了。
这两个事情让我彻底的怀疑人生,到底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去哪里,这些问题困扰着我。
昨晚大概是我的龙场悟道,起因大概就是我突然看到了加缪的《局外人》,在搜索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存在主义,突然发现我现在就是陷入了这样一种“一切似乎都没有意义”的状态。
与虚无主义不同,我不抗拒有意义,我只是找不到意义。这个时候我可能会渴望有人能够点醒我。但我也很怕我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就会转为虚无,从而厌世,那可太不好了。通过接触存在主义的各种观点,我好像突然走出来了。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先于其本质,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定义自己的本质。这种思想通常认为生命在本质上无意义,只有个人通过他们的行为和选择赋予它意义。当人们面对生活中的重要决定时,往往会给人带来恐慌。
因为自由,所以恐慌。因为不自由,所以迷茫人生的意义。
自由有时候反而是一种负担,正如我现实中就面临这样一个分水岭:读博、工作、读什么博、做什么样的工作、要去哪里。
小升初的时候我不迷茫,因为没有选择,所有人都要走这条路。
但是我现在已经研究生要毕业了,我有选择的自由。
所以回到我之前一直在纠结的问题,人生有意义吗,没有。
读博有意义吗,也没有。
工作有意义吗,在无法发生跃迁的情况下,同样没有。
这些客观的事情的确是没有意义的,而需要你去赋予它意义。这大概就是罗曼罗兰所说的真正的勇士。
当我了解这些时,我没有陷入虚无,反而感觉内心平静,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平静,我能感受到心脏在跳动。
我的心脏在跳动,是我的心脏。我还活着。我反而平静下来了,甚至又开始读书。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长日将尽》,那是我很久不会去读的那种“无用的书了”
我不想做算法了,我不讨厌写程序,但我讨厌搬砖。
我想做一个产品经理,与技术相关的产品经理。
试试看咯。
(关于存在主义后面还会阐述,这篇文章先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