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说的是重复的意义。
一:重复让自己更加理解书里的内容,建立更好的阅读习惯。
我第一次是把《陪你慢慢变富》这本书读了13遍。这本书,估计后面还会继续重复。当我重复到第13遍的时候,我发现神奇的事,竟然,书里的内容越来越清晰了,好像越来越理解书里的内容。直到读懂那一刹那,天呐!
今天阅读《非对称风险》是第4遍。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打开的时候,我的头都要炸了。因为太枯燥了。可见,我平时对这类的内容真得不太感冒。
第二遍,感觉就那样吧。第三遍,好像有点意思吧。今天第四遍的时候,有些内容,天呐,作者,想的真是太深入了,有些地方简直要拍大腿。
现在回顾四遍,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很有意思。
重复,让我更加靠近更好的智慧。
同样,也是因为重复阅读,我发现自己阅读的习惯是有一些问题的。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阅读也是有习惯的。我说的这个不是每天看书这个习惯。我说的是,看书的时候,阅读的注意力,效率问题。
我就发现,我在阅读经济类书籍的时候,发现这种效率问题还好。看不懂就继续读下去,不会把注意力留在那。在其他一些书籍,我的注意力就容易在不太明白的地方停顿,停滞,还要留会,留着留着,时间就过去了。
看不懂,认真读完也就过去,不用停留,保持不停的重复就好。因为一遍读完,人就会更加有信心,继续重复阅读就会更有动力,而其他书籍因为卡在那停留,时间长了,反而很快就放弃阅读了。所以,一个良性循环建立起来,人会在更加轻松中开展阅读。
刚开始,阅读枯燥书籍,我都是带耳机听音乐读的,随着对内容的理解后,我发现听音乐阅读容易分散注意力,尽管恋耳机,但,每次提醒自己不要听音乐后,发现更快理解书里的内容了,也就忍痛割舍耳机了。
通过重复阅读这件事,我发现,上学那个时候的考霸,有的可能意志力并不强,而是强在他们阅读习惯上面比较好。而有些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好成绩的学生,多半可能是阅读习惯不好导致的。(数理化我觉得也是对书里内容理解透,也是离不开读懂知识点的。)
二:重复让自己查漏补缺
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准备一天的三餐。尽管设立的目标是自己搞定三餐,但过程真的不是一帆风顺啊。早上醒来,有的时候很痛苦,啊,又要准备一天的三餐了。有的时候,来不及,就蒸。
就这样,反正要健康的三餐下,我把三餐就这样半斤八两的征服了。
这个过程中,我怎么发现自己可以查漏补缺的呢。我一开始呢,把所有的厨房工作洗菜,切菜等都是放到早上半个小时全部完成的。实践的结果就是,早上我要赶死。
后来,我觉得,我可以把完成一天三餐这件事情分解成很多的小分工。例如,晚上健身完,我就赶紧回家洗菜,准备东西。一开始,我总觉得,大清早我洗切,不是更新鲜吗?后来,结合实际情况,我还是晚上回来有时间赶紧处理。
因为在减脂,所以,碳水的摄入是有要求的。现在总算是把自己每天的三餐碳水搞清楚了。
这个早上硬逼着自己把三餐做下来,是体会到一些道理。
设立目标(搞定三餐+减脂要求)→实践(早上半小时一日三餐)→结果(赶死)→调整(不要赶死,把一日三餐拆解成小分工用其他时间见缝插针完成;同时,再早起来10分钟。)→最近两天的实践的结果还行,没赶死。图片
也就是说这个思路是目标→实践→结果→调整后实践→结果,如此反复直到到达目标。
之前我在厨房里的“领导力”🤨这篇文章里面说到了,为啥觉得自己进步慢,提到了阶梯思维,但是,就是没找到最核心的原因。
通过安排自己一日三餐这件事,大概有了答案。
一个就是外部压力,二个就是对自己设立目标强烈想法,有了其中一个,我觉得都能促成快速进步。
因为压力所以有动力,因为对目标的强烈想法,所以,一直往前。
在实践过程中,结果不好后,就会去调整,反思,哎,我可以把哪里再改改。而不是,我之前那样的,到达一个阶段后一直停在那里。
也就是说在“目标→实践→结果→调整后实践→结果”这块,卡在了第一个实践,就没有调整后的实践了。
如果你觉得一件对你来说很有意义,试试重复。相信你会体会出它的魅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