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黑洞认知史——《黑洞简史》有感

      黑洞,对于很懂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个很神秘的词,虽然这个词我们经常在电视书籍上听到看到,但是要详细清楚的将其讲明白却是非常困难的。我记得我第一次听说黑洞这个词的时候还以为只是一个很黑的洞而已,随着我慢慢长大,看了霍金的《时间简史》之后我对黑洞的了解才更近了一步。尤其是看了'星际穿越'这部电影之后,我对于黑洞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之后也曾在网上搜索了关于黑洞的一些相关的介绍,但是发现都是比较零散的。

      而当我看到本书《黑洞简史》的时候就感觉不一样了,这本书相当于将人类对于黑洞的认知探索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本书一共分为十二个章节,从黑洞产生的原理开始出发一直讲到黑洞的本质。将史瓦西,霍金,爱因斯坦,牛顿等与黑洞之间的那些事儿也进行了梳理。

      本书的作者玛西亚-芭楚莎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有着新闻学和物理学的双重背景,而且已经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工作了三十多年,所以本书的科学性我认为是相当高的。

      在本书对黑洞的描述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说是为后续提出黑洞假说提供了基础,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前提。但是为什么牛顿不能进一步对黑洞进行一些论证呢?为什么会错过呢?在第一张中我得到了答案,科学不仅仅要自己提出理论,而且这个理论要被事实证明才能被其他人接受。而牛顿当时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理论,还是遇到了相当多的挑战,例如书中就提到了批评者们的一些观点(P8),而能够强有力的证实其学说的还得靠哈雷对彗星的观测,而当大家普遍接受承认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牛顿已经去世很久了。这不得不说是牛顿的一个遗憾。

      但是对于黑洞的研究正慢慢加热,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的提出,可以说颠覆了传统经典物理大厦的基础,可以说其关于时空扭曲的学说对于黑洞的审议不理解是提供了巨大支持的,但是很遗憾的是爱伊斯坦拒绝承认黑洞的存在,当然这没有对错,科学界就是要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最主要的是论证。

      在本书的这些章节的描写中你可以发现作者深厚的学术背景丝毫没有增加我们阅读本书的难度,书中基本上都是尽可能采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这是一本想要系统了解人类对于黑洞的探索历程的极好的书,我极力推荐它给对天文感兴趣的读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简介: B·格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是那的Rhodes学者。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
    小播读书阅读 12,118评论 2 19
  • 麦庄组合是现在香港警匪电影的一个招牌。看到黄轩的微博,想看看能说出“月儿最好看”这样绵绵情话的书生是如何诠释一个硬...
    Runningapple阅读 3,349评论 0 0
  • 蝉鬓金钗双压,凤鞋宝镫斜踏。连环铠甲衬红纱,绣带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乱砍,玉纤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
    大才阅读 3,795评论 0 0
  • 黄澄澄的又大又圆的橘子`\ꪣ
    86bd57162429阅读 3,150评论 0 0
  • 独自听着音乐,去感受矛盾的幸福感,也过滤了生活中的伪善和浅薄。 ­ 临近毕业,每天6:00起床,10:30睡觉,教...
    青yang阅读 3,047评论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