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实干,做“三立三者”(202303)

亲爱的老师们:

        金虎辞旧岁,玉兔迎春来。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望赋予了十二生肖美的形象、美的寓意,让我们带着新年的美好祝福,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今天是2月4日,立春日。立春伊始,万物气象新!这是三年疫情后春回大地的第一个新学期。疫情考验了我们,我们用科学防控、团结一心收获了抗疫的胜利。病毒有残留,也有变异,注定了这个学期会依然忙碌、辛苦,所幸,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所以,我们有理由也必须相信:明天更加美好,未来充满希望!

        按照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今天我们集体返校,举行新学期开学工作安排暨教师学习会。这是我们超长时间居家学习和寒假调整后的相逢,也是新学期工作开始的相聚,有欣喜,也有责任。我们要按照上级要求及学校安排,认真学习,明晰责任,比学赶超,实现目标,在学习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新学期的工作找到努力方向。在此,我向老师们提出三点要求:

      一、以德立身,做心存敬畏者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要修炼个人品德,遵守社会公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修私德是培养个人良好品行,努力做到为学严格、严谨、审慎,为事踏实、认真、公正,为人善良、诚实、谦虚。守公德是遵守社会道德秩序,遵守公德良俗,心有他人、顾全大局。教师不仅要修私德、守公德,还要铸师德,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人心向美好的开始。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要潜心学习、终身成长。

        二、以教立业,做潜心研究者

        时代更迭,社会发展,新时代需要怎样的教育者?“专业”是必然的要求。潜心研究,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是专业;耐心细致,做班级管理的一把好手,也是专业;思想进步,成为红色教育的主力军,也是专业。专业是学养,更是底气。新学期,我们老师要从三个方面武装理论,提升学养。一是研读课标。这是未来十年我们要学习、践行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熟读、深思、实践、改进,让自己成为理论的学习者;二是研究教材。教材要求我们教什么、怎么教,面对学生让他们学什么、如何学,教学需要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将理念落地到实践中,老师们要做实践的探索者;三是研究学生。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是教学的开始,学习目标要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才可能实现因材施教。

        陕西省教师队伍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名师名家培育行动计划、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都传递出一个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机遇、平台、荣誉,让真正有思想、有主张、有作为的教师能够涌现出来,这是我们的幸运,唯有努力,方能成长。

        三、以身立范,做塑造灵魂者

        在凤园,每一个管理者是教师的楷模,每一位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以身立范”,就是以我们自己为示范,我们就是学生要学习的榜样,要成为的人。“塑造灵魂”就是为学生铺设心灵底色,这个底色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育人先育己,我们要努力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我们首先得修炼自己品行优良、知识渊博、具备创新思维和爱国奉献的精神。教育关乎孩子和国家的当下与未来,今天,你什么样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明天,你什么样,国家就是什么样。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习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家靠实干兴盛,学校靠实干发展。老师们,我们正值青春年华,应该用担当实干成就自我,把一腔热血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千里之行,决于方向;万里之路,定于思想。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体凤园人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跑赢跑好建设名校的新征程,奋力谱写凤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