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作者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它记叙了老农徐福贵一生的故事。徐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经受着不同的苦难,最后他所有的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年老的牛相依为命。故事虽平淡朴实,但却感人泪下。
在我眼中,徐福贵是悲惨的活着。他因为沉迷于赌博,从大富大贵沦落到一贫如洗。他父亲变卖家产,为他还债,最后抑郁而终。当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时候,却不幸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历了枪林弹雨,生离死别后,重新回到家中,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母亲因病逝去,女儿因一场大病,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成为了残疾人,妻子家珍因过度劳作也病倒了。看到这悲伤的一幕,他自责,他后悔,他痛心。雪上加霜的是,因为自然灾害,粮食失收,全家人靠吃草根过日子。后来因儿子有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不得不把女儿凤霞送人换钱。他们一家过着艰难的生话。接着因为儿子有庆与县长夫人的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死去,全家陷入悲伤中。后来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扁头二喜喜结良缘。当他以为好日子要来的时候,凤霞在生产一名男婴后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人家再次陷入悲伤中。三个月后,家珍因忧伤过度也相继去世了。福贵与她女婿二喜决定把孩子苦根抚养成人。
这点点滴滴,这一幕幕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温暖,那么可贵。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苦难中的亲情,苦难中的快乐。福贵他拥有别人渴望而不可求的幸福。
福贵的一生不正是告诉我们:人是痛并快乐着活着。人活着是悲惨与幸福是相交的。虽然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许多挫折与坎坷,但是一定要坚强的活着。哪怕是像野草般卑微艰辛,我们也要坚强的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会有希望;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不会辜负自己,不会辜负亲人;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能把荆棘丛生的人生道路走出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