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要“守其脉”才能“繁硕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坚守马克思主义源、中华传统文化脉、人民实践泉,筑牢党的创新理论之基。

       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源”,让党的创新理论“培深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理论创新不是空穴来风,不是信手拈来,而是一种守正创新,一种对历史的延承。党员干部务必深刻领悟此次道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看家本领”紧紧握于掌心,以高度的自觉与积极的态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蕴含的深刻智慧以及基本原理的精髓要义,从而为自身理论素养的提升筑牢坚实根基,在实践中精准运用理论指引方向、提供动力源泉。同时,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持续推进理论学习向纵深拓展,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将理论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进而将理论学习的成效切实转化为驱动实践发展的磅礴力量源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进,书写华章。

         牢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让党的创新理论“梁椽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员干部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原则,扎根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定历史与文化自信,古为今用、革故鼎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宝藏,融合精华与需求,促理论创新。同时,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群众之中,采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方言,结合鲜活生动且发生在民众身边的事例,将党的创新理论精准无误地传递给每一位群众,确保理论深入基层、惠及大众。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扎根于脑海,沁润至心田,转化为党员干部行动的指南与思想的有力武器。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赓续人民创造性实践之“泉”,让党的创新理论“固枝荣”。“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党员干部务必紧紧握住“站稳人民立场、精准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始终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不懈地维系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积极的姿态引领并带动广大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与群众紧密相连,悉心聆听群众呼声与诉求,切实把握群众需求,要真抓实干化解群众艰难困苦,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让党的理论创新在服务人民的实践进程中充分释放强大生命力与卓越优越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奠定坚实根基,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格达拉镇党建办 申卫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