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应当要学会“如何阅读”这一方法论。
之前,我对“快速读完一本书”这样的形式存在两个错误认知:
其一,我认为“读完一本书”是指把书从头到尾,逐行逐字进行阅读,并能吸收百分之百的内容。
其二,我认为“快速读完”就是指掌握“速读”这样一目十行的本领,是靠眼球快速转动及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所养成的一种阅读习惯。
其实,阅读的方式可以是逐字逐句的“精读”、也可以是“检视阅读”、“主题阅读”等,通常大家所说的“读完”并非一定是“精读”。所以30分钟阅读一本书,属于非精读的方式,追求的是“二八法则”,即:花费20%的时间成本获得80%的理解。”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30分钟内对刚到手的一本新书进行深入理解,并最终为自己所用呢?
下面是我在阅读齐藤英治所著的《王者速读法》后得出的方法论:
第一阶段——预览(5mins)
方法:查看书的封面、封底、腰封、作者简介、前言、目录等内容。
☆明确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书籍的大致框架、作者的逻辑结构等。
第二阶段——浏览全书(2S/页 5mins)
方法:①留意每页关键词、标题、插图 ②关注自己由书本联想到的关键词
☆主动地收取书本的信息,并明确这本书中哪些可略过、哪些必读(可做标记)。
第三阶段——跳读(20mins)
方法:从书中抽取几段阅读,并领会其大意。
☆在这部分重点就是要明确自己到底希望通过这本书获得什么,并发现符合自身目的的两成内容获得全书的八成信息。
以上是30分钟快速了解一本书的三个阶段,但是根据海尔曼·艾宾浩斯的实验表明,人的记忆在20分钟后大约就会忘掉42%,一个小时后约为65%,六天后是79%,虽然我们当时看完印象深刻,但很快或许就只记得个书名了。
所以我们在不断输入的同时,也要学会输出。如:读书笔记、思维导图、讲授于他人、实践方法论等方式。这是为了将书中作者的重要概念及内容再结合上自己的理解,加深记忆并丰富自己的思考框架。这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读过”。
这篇文章便是我“输出”的一种形式,下周将利用这一方式来尝试阅读《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并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