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释
- 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佳人:貌美的女子。
- 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
- 零落:飘零沦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指长安。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 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 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 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夫婿:丈夫。
- 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 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 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
- 旧人:佳人自称。
- 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
- 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也是写佳人的清贫。
- 采柏:采摘柏树叶。动:往往。
- 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栗,自给度日,《佳人》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季。关于这首诗的作意,一向有争论。有人认为全是寄托,有人则认为是写实,但大部分折衷于二者之间。
在作此诗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所以,作者借他人之酒以浇胸中块垒,在她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清人黄生说:“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