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撩拨起了小伙伴们对诗和远方难以名状的情感,一时之间,顿悟者有之,深思者有之,愧悔者有之,微笑者有之。
人们眼前的苟且大抵是相似的,可诗和远方这极富蛊惑力的意象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思慕诗和远方的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诗和远方。
2010年,我即将研究生毕业,在留在成都和回故乡的小城之间举棋不定。对我来说,前者是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而后者是不折不扣的苟且。不知道你是否也曾经像我一样,认为:
你不想做却必须做的,就是苟且;你想做却不能做的,就是诗和远方。
二十七岁之前,我一直都在家乡的小镇过着一地鸡毛的生活,去大城市过自己想要的日子从来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总以为拥有了诗和远方,我就能脱胎换骨,成为全然不一样的自己。
然而,没有一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对于我留在成都的野心,所有人都是不赞成的,包括当初最支持我读研的母亲。母亲泛着泪花说:“你要是真留在成都,每年能回来看我一次就不错了吧?”我准备好的各种道理被这句话杀得片甲不留,我不得不承认,对于早已成家、身兼数种家庭角色的女人来说,留在远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痛楚。
最终,我选择了眼前的苟且,虽然心有怨念,却不得不依然在鸡零狗碎的生活里打着滚。
有了诗和远方做参照物,眼前的苟且变得更加不堪。单调而重复的工作、三点一线的小圈子都让人心生郁闷。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常赌气地想:如若我留在成都,生活一定多姿多彩吧!那温润的气候、浑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气场,光是想想就让人神清气爽。
留在成都的室友小许来北京出差,我赶去北京会她。小许的情况和我很相似,只是她比我勇敢,克服重重困难留在了成都。本以为拥抱了诗和远方的她一定满满的正能量,怎曾想,她居然和我一样,生活也是满满的槽点。
这娃儿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一气呵成地把对生活的抱怨倾吐给我,我哭笑不得地翻着白眼骂她:“你娃别亵渎我的诗和远方好不?”
她双眼泛红,却又轻笑说:“世上哪有什么纯粹的诗和远方,你娃儿真以为留在成都就能消灭苟且了么,还不是一样。不,可能由于我当时一意孤行,可能面临的苟且比你还要多。至少你不必在春运的时候,与大包小包的人们一起去挤火车,不必才刚刚回到亲人身边,便开始计算踏上归途的日子。有委屈了可以和老妈说说,周末可以回婆家蹭个饭!”说着说着小许竟流下了眼泪。
选择苟且与远方的最后居然殊途同归,我不禁迷茫起来,难道诗和远方走近了真的也只是眼前的苟且吗?难道诗和远方真的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又或者,是我们曲解了诗和远方。
3.静下心来想想,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认为干掉苟且的一定是诗和远方,这些人大抵存在着三个关于远方与苟且的误区。
误区一:
诗和远方与苟且永远是泾渭分明、势不两立的两种存在。习惯于用诗和远方来否定眼前的苟且,更习惯于用眼前的苟且来证明诗与远方的难以抵达。具体到生活中的细节是这个样子的:
“反正这个工作也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随便应付一下好啦!”
“床就不要收拾了吧,反正地板也还是脏的,不如改天一起收拾算了!”
“这是什么旅游胜地,简直还不如我那次见过的小山包。”
“啊,我为什么过这样粗糙的生活,当然是因为我没有留在成都啊,假如我能留在成都,我就会过那种细致的生活啦。”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会不自觉地去美化它,对比之下,眼前的苟且自然一无是处,不值得珍惜。天长日久,自然只能怀一颗苟且之心,去温习诗与远方的乌托邦,从来不想去改变眼前的苟且。
误区二:
对于长期生活在苟且之中的人们,诗和远方永远是一个模糊的指向,所以,他们对诗与远方永远缺乏理性的分析,只会朦胧地认为:
“苟且”是现实中的自己;“诗和远方”是理想中的自己。
所以,他们的诗和远方只是美丽的海市蜃楼,是天马行空地幻想,基本是没什么可操作性的。就算有朝一日他们真的有机会奔向他们的诗和远方,也会很快坠入另一轮苟且。
误区三:
他们希冀的大抵是一次纯粹的蜕变,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具体的抵达。他们从来不曾认识到诗与远方也要经过一步一步的丈量才会最终抵达。所以,他们从来不认为在苟且中的一点一滴努力都是在为诗和远方奠基。就算他们很努力,他们也很少去体会努力带来的快乐,因为他们要的是诗和远方,就像那个建楼房的古人,他要的只是第三层。
其实,对于单个的个体来说,诗与远方和苟且从来不是两军对垒的关系。没有任何诗和远方能够消灭苟且,你选择了诗和远方,天长日久也难免变成眼前的苟且,你选择了苟且,用心经营也能成为诗和远方。我更愿意相信我们在苟且中的种种努力是追求诗与远方的动力。一个真正强大的人绝不会在对诗与远方的思慕中碌碌无为,而会努力把眼前的苟且过成诗和远方。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心怀苟且之心,即使到了远方置身诗丛,再美的诗读出的也一定是焦灼;心怀沧海,每日忙于苟且也是诗和远方。
淌过更长的岁月河流之后,我更愿意这样来解读诗与远方和苟且的关联,一定程度上说,苟且是我们能够把握得住的现在,而诗与远方则是看得到的未来。
真正的远方和诗,不仅是一次背起行囊的奔赴,更是从眼前的苟且里开出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