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朋友圈成了秀恩爱、晒幸福的场所。从商的过什么节都借机搞搞感恩回馈,当然我们这些俗人也乐颠颠地参与其中,想着没准还能占点便宜。咬文嚼字的趁着节日的热乎劲投投应景的稿,没准还能赚点稿费呢。(我就是商家最爱的上帝,我就是附庸风雅的文人)
这不马上母亲节,提前给母亲大人预定了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气垫粉,同时也为自己买了一份。觉得妈妈应该和我一样也该用用好的护肤品。
不出预料,不等明天朋友圈就会被母亲节刷屏。我对这种行为不褒不贬,能在母亲节想起来爱妈妈还是好的。有人极力抨击这种行为,说孝顺并不是给人看的,平时对父母爱答不理,非得过节才想起爸妈恩情。
没有不爱孩子父母,也没有不感恩父母的孩子。只是日常生活里我们都忘了时时感恩,处处动情。节日不就是将清淡和琐碎串联起来的特殊日子,如闹钟一样提醒我们。
每当父亲节母亲节,除了感恩还有些惭愧。觉得父母对自己付出太多,自己却能有能力让他们过上梦想中的日子。记得上大学花了家里一大笔钱,我当初觉得愧疚想要将来还给他们。闺蜜说你单纯还钱,不吃不喝不生病需要还几十年。但是爱你该怎么还?结婚又花了一笔,想着今后给爸妈买好的房子,报答大恩。后来才发现成家后,柴米油盐处处花费,对于父母心有余力不足。也许报答父母就是一种幼稚的想法。他们何尝是想要回报,而任何回报在亲情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只有做最好的自己,善待自己才是他们最终的期盼。
如今自己做了母亲才知道妈妈最在意什么。或许有一天儿子为我提前准备一束康乃馨,我会激动地在朋友圈炫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