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在全世界漫延,全球股票市场一片惨淡,大宗商品原油跌停触目惊心。A股最近也在宽幅涨跌。最近有客户会咨询我面对这种局面应该做什么。出现浮亏就要认赔离场,看见A股翻红了又要跑步入场。我给客户的建议是至少现在多做多错。市场现在风格转换非常快,国外疫情一天一个情况,就像一个孩子一会哭一会笑。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需要减少操作次数忽略噪音,选中一只优异的基金坚持分批建仓配合定投做时间的朋友而不是行情的算命先生。
首先选中一只优秀的基金就像选种子,我们需要的是可以长成让我们收获的良种而不是野草的草籽。首选实力雄厚有自己风格,投资逻辑严密有穿越牛熊的实力,在市场上“存活”下来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真理,市场是检验基金经理能力的最好舞台。
其次有了种子我们需要的是土壤,优良的土壤是种子得以生根发芽的保障。就像之前分享中提到的我依然看好中国A股市场。美股涨了十二年所有的买入者都是潜在的卖空者,体现在近期的美股市场大幅快速下跌。后期还会不会涨依然是个未知数,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A股市场没有完全体现应有的估值。A股市场依然是低估值的,国家推出了积极的实施资本对外开放政策,MSCI指数也在扩大A股的纳入比例、人民币国际化外资加大买入比例、沪港通深港通都是积极培育这片土壤的举措,当然近期美股吓人不浅,那相对安全的A股市场会不会吸引外资体现投资价值目前还是需要打上问号的。
最后就是培育和等待了。我看着我桌上的多肉颇有些感概,年年都折腾结果一到冬夏就完蛋,活不过半年。但是今年不管不顾夏天不晒太阳冬天室内角落一放防寒少浇水虽有偶尔枯萎的个体但居然完整的活了一年。养多肉跟我们投资何其相似,看着市场感觉不做点什么就放不下心。很多人都是抱着价值投资的理念来做着投机的操作。其实有人统计过我们的亏损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太频繁的操作,多做多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追涨杀跌,频繁追热点高买低卖最后没赚到钱就责怪市场责怪基金表现不给力。拔苗助长是不行的,下跌了我们分批买入当松土施肥,定投就像定期浇水一样。不换基金经理坚持投资风格保证种子完好让时间给我们积蓄成长的力量。
投资是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迷失在热点和涨跌中忽视了操作的重要性。一次性买入不管不顾等到想起来才看一眼跌了卖或者就是“长期抗战”有着鸵鸟心态亏了几年一看回本立刻赎回。我希望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充分认识市场的不确定性,通过资金管理和增加买入次数来降低风险。走出幻觉走向成熟,通过基金投资保值增值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做市场的“主人”,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