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态度的问题,一定要非常相信学习这件事情。相信学习新知,升级认知是一生的要务。这个态度到位,才有后面的一切。如果从内心深处不相信学习这件事,不在意刷新认知,那么后面谈的一切方法都不会对你有实质的帮助。
在非常重视学习的前提下,下面有四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我在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使用,受益匪浅的方式。
第一,记录与总结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最近所见的所有最牛的人,开会永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本子,而不是用电脑。在别人讲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在本子上记录。我以前也是习惯开会用电脑,但是和这些牛人接触多了之后,也逐渐向他们学习。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用最原始的工具「纸和笔」,可以让你非常专注的听,也非常有利于思考。因为你不是在逐字逐句的记录,你是边整理边记录,你在本子上所记录的,一定是自己听懂的,搞清楚逻辑的内容。你会用自己的语言,快速的总结。你会用一些特定的记号和连线,来标记重点和关系,这些都是深化思考的过程。
开会的时候适合用纸和笔记录,而看书的时候则适合用电脑或者手机记录。我最近发现阅读效率最高的是在电脑上读书,因此在电脑上做读书笔记也顺理成章。做笔记的时候,最好用的工具是脑图工具,比如Mac上的XMind和MindNode。用脑图整理图书要点的过程就是一个总结要点,分析关系的过程。而且脑图在传达信息和逻辑关系时也非常有效。所以,我推荐用脑图做读书笔记。
无论是记录会议还是记录书籍内容,核心要点都是「记录与整理」,记录的过程中在不断的整理,而整理的结果也要不断记录下来。
很多人看书的时候只会看书,开会的时候只是开会,没有用好「记录和总结」这个方法,实在不应该。
第二,讲给别人听
对于「讲给别人听」这件事情,我自己以前有一定的感受,但凡一个东西要给别人讲,自然会比自己独自学习理解要深刻很多,特别是你在没有讲稿,没有PPT的前提下,还要给别人在很短的时间把事情讲清楚,把框架说明白,更加考验你对这个知识的理解能力。
我们一个同事上周去上了一个培训课,这周回来之后,不断的和同事讲述他听的内容。我从周一到周二晚上,总共听他给不同的同事讲了五遍,每次都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但是整体框架是比较一致的,而且脉络越来越清晰。一方面,在听了五遍之后,作为听众我自己比较清晰整个逻辑框架;另外一方面,相信他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比谁都要深刻 —— 因为他在非常主动的实践「讲给别人听」这个学习方法。透露一下,这个同事就是李想。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和周围的同事朋友分享你学到的新知,讲得越及时,讲得越频繁,你自己理解的越深刻。而带来的间接结果是周围的同事朋友受益,何乐而不为?
第三,在工作中实践
我们最近在学习OKR(一种源于英特尔,在谷歌被发扬光大的目标管理法,和KPI区别很大),两周前的季度管理会上,公司所有中高层管理者在一起学习和初步实践了OKR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内,公司很多团队都在开始自觉使用OKR去分析工作,并力图在团队内取得共识。
我因为「组织发展」工作的原因,会参与到其中大部分使用OKR进行业务讨论的会议。每一次开会,我自己对于OKR的理解就加深一步,而所有的同事,尤其是关键结果的责任人,对于OKR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
之前在与一些咨询公司沟通的时候,我知道OKR在中国有一定的名气,但是真正拥抱的公司不多,其中用好的寥寥无几。通过这两周的实践,我已经在深刻的感受OKR的巨大能量。而且我已经了解大多数谈论OKR的公司为何无法真正用好OKR。一方面是公司一把手不是真正相信OKR,不理解OKR和KPI的根本区别;第二是大家把OKR当成一门学问,而没有真正每天,在每个重要的会议上去主动使用,更别提每周review OKR进展。
我们对于OKR的学习和理解还在过程中,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更好的学习OKR,这就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去用OKR。每一次使用,都会加深我们对OKR的理解。
第四,与牛人探讨
要想好好学习,就得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而靠近牛人,与牛人经常探讨,聆听新知,碰撞思维,能大大的促进你的学习。一方面是高浓度的新知不断迎面而来,一方面是你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在这方面,我与公司一些高管能紧密合作,每天探讨不同的问题。虽然大家不会直接切磋学习的方法,但是通过与他们合作共事,我能非常真切的观察到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在这种集体学习的氛围中,我自己成长也很快。
怎样能进入这样的学习环境?怎样能距离这些牛人近一些?首先自己还是要爱学习,而且一定要有特点,换言之:与众不同。有这两点,牛人也愿意与你探讨、共事。自己有一定特点和牛人对你的认可,这两件事情不是「鸡和蛋的关系」,是互为因果,螺旋上升的。与其原地等待,不如自己先多学一些新知。
端正学习态度,记录和总结,尽可能的讲给别人听,在工作中实践,与牛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