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路过操场,一阵风忽然在脚边打了个轻巧的旋,一片羽毛便悠悠落在了鞋尖前。黑白相间的纹路在暖阳下格外分明,像极了燕子掠过天际时,翅尖留下的水墨剪影。

校园的檐角总栖着几只燕子,时常能看见它们舒展羽翼,掠过教学楼的窗棂,在澄澈的蓝天下翩跹追逐。翅尖剪开风的形状,留下一串细碎的鸣啼,想来,这片羽毛大抵是它们嬉戏时,被风悄悄摘下的馈赠。
摩挲着羽毛下端那截灰黑色的羽管,触感粗糙又温热,熟悉得让人心头一软。忽然想不起它的专业名称,可这份触感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匣子 —— 童年时,为了做一只像样的毽子,我总在院子里四处寻觅羽毛的踪迹。公鸡的尾羽最是常见,硬挺又有弹性,踢起来 “啪嗒” 作响;鸭子的羽毛偏软,落在脚边轻飘飘的,少了几分力道;若是运气好些,寻到大白鹅或野鸡的羽毛,那便足以在小伙伴间得意大半天,仿佛手握了稀世珍宝。

最难忘的,是曾见过同伴藏着一片完整的孔雀羽。那羽上的眼状斑纹,像揉碎的星光洒在蓝丝绒上,璀璨又神秘。他把那羽毛小心翼翼夹在课本里,视作心头至宝,从不肯轻易示人,更别提做成毽子,让它在脚下沾染尘埃。只是那样鲜活的羽毛,如今却愈发稀少,竟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念想。
我的女儿今年六岁,长这么大,从未真正拥有过一片属于自己的羽毛。每次去动物园,她也只能隔着围栏远远观望那些飞鸟,即便偶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从未有过我童年时那般 “拾羽” 的奇遇。记得从前,房前屋后的草垛旁、沟岭边的小径上、田野间的麦垛旁、树林里的落叶堆中,总能轻易寻到羽毛的身影,它们像是大自然随手撒下的信物,藏着天地间的生机。可如今,这般 “拾羽之乐” 竟成了奢望,是真的羽毛变少了吗?或许不尽然。你看操场上鱼贯而过的学生,三三两两聊着天,步履匆匆,谁会低头留意脚边的细碎,又谁会抬头望一眼翩飞的燕影?

掌心握着这片燕子的羽毛,仿佛握住了一段轻飘飘的旧时光,风的气息、童年的欢笑声,都顺着羽纹悄悄流淌出来。我悄悄将羽毛揣进衣袋,想给女儿一个小小的惊喜。心里已经悄悄在计划着:待秋日暖阳正好,我要牵着她的小手,一起去公园的林间,山涧的溪边、寻觅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羽毛,让她也能触摸到这份来自自然的温柔,让旧时光里的欢喜,在新的岁月里,长出新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