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前途命运决定于未来的教育走向。
那种走向到底是怎样的,或许并不明确。
但正如那个经典逻辑所说的:比知道自己想要要什么更重要的是首先得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也就是说眼下的这种教育机制只是疲民之术,绝无创造的可能。那它至少应该是我们不想要,不需要,不能要的!
这并非是教育无用论,也不是对教育悲观,而是对眼下的这种僵死的,规训的,陈腐的,低效的,乃至于说是扼杀的,禁锢的,摧折的,蹂躏的教育感到窒息。
当前社会的青年无论是读书的还是工作的,其实基本都纯属在自我消耗,或者是被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力量消耗着。
大家看上去忙忙碌碌来去,路上也是熙熙攘攘的人流,但大家都不过是在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填充着虚妄的人生。
试想,一个学生在大好的年纪,六点钟起床,匆忙的吃着早餐,甚至没时间吃早餐。七点多正式上课,一直上到下午五点半,甚至更晚。六点半后开始晚自习到十点半回宿舍。宿舍是四到八人间,局促的如同鸟在笼中。十一点前后就要断电熄灯,宿管还要查房看你睡没睡着,没睡着可能还要接受一定的处罚。
然后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他们在内心世界要不断的自我催眠。一边是建设,一边是崩塌;一边是愤怒,一边是平静;一边是亢奋,一边是麻木。灵魂在无数种正反的力拉扯,直至扭曲变形。
这当中虽然也有被驯服成功的所谓“天之骄子”,可至多也不过是食古不化的新时代遗老遗少。
而工作者则更加凄惨,他们收获微薄,却要肩扛重任。所有原始的热爱与激情都会在最初的棒喝和粗暴的“管理”中死亡。
早晨两眼疲惫的投入工作,周身全是监视与考核,是否定与洗脑,是巨大的矛盾,是既要又要还要……
但你没人可说,因为说了没有用。你一定会发现,所有人好像都在说,都在吐槽,都在怀疑。但也都在顺从,都在装做正常,装着积极向上,装着开心,装着歌唱……
中国人会管理吗?可以说并不会!
中国人最擅长的是驯化,是降服。一个人在另个人眼中均被物化,丑化,敌化,或毫无逻辑,失去理性的美化。
你不得不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不要逃避。并鼓起全部勇气直面所有迎面而来的痛苦,然后老老实实地去抗击它,或承认它。你从心底迸发出那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想把痛苦踩在脚下,但又一次次失败。
每天,每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有人因为这种虚妄的日子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种日子是如此的黯淡,如此的缺氧。即便我们是全世界最能够在苦中作乐的民族,可这样用终结鲜活生命所做的控诉已然宣示,若人沦为工具,若存在的意义是沦为燃料,则自然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我不能相信,肉食者,有识之士不能理解这些浅近的道理。倘若本自洞悉,却一意孤行,那背后必然隐藏着另一层目的。
而这一层目的应当在他们看来要比教育本身的目的更大、更重要。
正如有人说的:“战争是残酷的,比战争更残酷的是吃人的和平。战争的残酷写在断壁残垣上,而和平的残酷藏在三餐不继的奔波、深夜无眠的焦虑里,无声却更折磨人。枪林弹雨夺走的是生命,吃人的和平却能碾碎希望,让活着变成一场漫长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