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说“不”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尤其是当你认为孩子行为不当,或者要求过分的时候。

其实,孩子的需求无非集中在三个方面:陪伴,探索,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弄清楚了孩子的这三个需求后,拒绝孩子就会变得容易。

比如:

孩子在家里来了客人时,会特别粘人。这其实折射出孩子发现父母注意力转移了,他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孩子希望你带他出去,这是他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有向往,是基于探索和发展的需要。

当孩子对自己的重要性产生疑问时,就会通过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来求证。例如:买一些玩具、撒泼打滚、无理取闹等。

如果你每天都在跟孩子说“不”,一天能有十几二十次,那么你就要深刻地去进行反思了,你是不是没有关注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

如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说“不”?

01

提前订立规矩,并坚定地执行

比如,规定孩子每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抵挡诱惑,而一再地恳求父母能够再多给他10分钟、2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

如果父母不够坚定,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而答应孩子的请求,那么父母就变成了规矩的破坏者,导致规矩失效,孩子也无法做到遵守规矩,无法学会什么才是界限。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很遗憾,在这件事情上,爸爸妈妈也没有办法,规则是需要遵守的,1个小时之内你可以看你喜欢的节目,但是,超过1个小时,我们都无能为力。”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坚定,就不会再无理取闹,进而就会慢慢养成遵守规律的好习惯。

给孩子二选一,有替代的满足

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选择,一般是“二选一”。比如,“在家里只能滚球,在室外可以扔球。你选择哪个?”

再比如:很多孩子玩到很兴奋的时候不愿意结束,家长催促睡觉,孩子就会哭着要求再玩一会儿;有时孩子在商场看见心爱的玩具会抱着不撒手,要求带回家......

在这些情况下,家长的说教和拒绝往往作用不大,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玩耍和心爱的玩具上。家长可以换个方式,比如和孩子说:“我们现在上床玩个抱抱游戏好不好?”“今天不买玩具我们去旁边的小花园玩一会儿好不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