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

六 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

信息系统复习#

1. 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

image.png

image.png

2. 程序设计及衡量指标

正确性(基本),(可维护性,可理解性)(重要),可靠性,规范性,效率

3. 系统测试的定义、用例、原则、方法和步骤

定义: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的程序。利用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用例: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测试程序时有很高的几率发现尚未发现的错误。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指它成功地发现了一个尚未发现的错误。
原则:避免原来开发软件的个人活或小组;设计测试用例不仅要包括合理、有效的输入数据,还要包括无效的或不合理的输入数据;不仅要检验程序做了该做的事,还要检查程序是否同时做了不该做的事;保留测试用例,为重新测试及追加测试带来方便
步骤:单元测试(白盒),组装测试(黑盒),确认测试(黑盒),系统测试(用户参与)


image.png

4. 系统转换的主要方式;

直接转换:在老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开始运行
并行转换:新老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以后,以新系统正式全面代替老系统。
分段转换:分段转换实际上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在新系统全部正式运行之前,分阶段一部分一部分地替代老系统。

5. 系统维护与软件维护,软件维护的类型。

系统维护:文档管理,运行管理,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类型:
更正性维护:发现系统错误引起的维护。 21%
适应性维护: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维护 26%
完善性维护:应用户要求而增加的维护工作 60%
预防性维护:主动性的预防措施 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