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你所需的只是爱
1967年6月25日,全球共有大约4亿观众一起收看了世界上第一次通过卫星传送的现场直播电视节目——《我们的世界》(Our World)。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将近20个国家的艺术家们在节目中露面,有歌剧演唱家、男童合唱团、放牛的牧场主,偶尔还穿插着一些教育性质的片段,比如对东京地铁系统和世界时钟的介绍。但是,深深铭刻在大多数观众记忆中的,是节目末尾时的节目。
应英国广播公司“表演一支让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歌曲”之邀,甲壳虫乐队演唱了那首《你所需的只是爱》(All You Need Is Love)。鉴于当时越战正酣,有人猜测这首歌的作者约翰·列侬(John Lennon)想借这首颇为直白的歌曲,用艺术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但是,不管这里头是否蕴含着隐藏的深意,极少人会反对列侬的看法:爱有着联结和治愈的力量。
身为说服科学家和实践者,我们也认为爱蕴含着影响的力量。不过,我们没打算建议你对着全世界高歌——听闻此言,你大概松了一口气吧。其实,我们打算建议做的事情要小得多:只是在你的影响行为中添加一点儿象征爱意的线索就行了。
毋庸置疑,自从创世伊始,爱的概念就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莫大的影响,而且也必将持续下去。所以,得知下面这个事实你可能会很惊讶:直到最近,也没有多少人去研究爱对说服的影响效果。
法国行为心理学家雅克·费希尔-卢库(Jacques Fischer-Lokou)、卢博米尔·拉米(Lubomir Lamy)、尼古拉斯·盖冈(Nicolas Guéguen)主持了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在一条购物街上拦住行人,请他们参与一项调查:回想人生中一幕满含爱的场景,或是一首有意义的乐曲。行人完成调查继续往前走,几分钟之后,有个手拿地图的人会向他们问路。结果,那些被要求回想有爱场景的人,明显愿意多花时间帮助别人找路。
另一项研究中,盖冈和拉米证明了,单是在捐款呼吁中加入“爱”这个词语,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能大幅提升善款数额。当研究人员把“捐助=帮助”的字样贴到标准募捐箱上之后,比起只贴募捐基本信息时,捐款数额上升了14%。可是,当研究人员把“帮助”二字换成“爱”以后,也就是标牌上的字样换成了“捐助=爱”之后,捐款数额上升了90%以上。只需换一个词,小改变就带来了大影响。
餐馆的服务生也能从爱的强大说服力中获益。盖冈所做的一项实验中,服务生在结账的时候,把账单对折,用桌上的一个盘子压住。然后他拿来两颗糖放在盘子上,转身走开。盖冈的团队把这个实验做了上百次,观察结束后,他们会看食客给的小费有什么变化。显然,有一组食客不仅更愿意给小费,给的数目还比别人多许多。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做的?
你大概以为,这跟盘子上那两颗糖有关系吧。或许糖纸是红色的,象征着跟爱有关,又或许糖块做成了心形的。可是,多给小费的行为跟糖完全无关,真正起作用的是压住账单的那个盘子。参加实验的食客们完全不知道,盘子总共有3个形状:圆的、方的,心形的。拿到心形盘子的食客给的小费比圆盘组高出17%,比方盘组高出15%。
所以,这是怎么回事?研究人员认为,象征爱的东西犹如一个提示线索,会让人们做出与爱有关的行为。在餐馆实验中,象征物就是心形的盘子,而食客做出的就是蕴含着帮助和给予意味的、给小费的行为。
如果这种爱的关联能够提高服务生拿到的小费——用心形的盘子送账单,或是用更为简单的方式,在账单上画个心形,那或许慈善商店可以把店内出售的二手衣服的价签从圆形或方形换成心形的。募集资金的人应该在捐款网页上加上心形图案。你家孩子们在为下周的游泳比赛拉赞助时,或许可以在宣传单的顶端画上大大的红色爱心,没准就能筹到更多的钱了。
30完美礼物哪里找
如果你让别人去评价一下他们挑选礼物的水平如何,比如朋友的生日礼物,或是同事的退休礼物,大概绝大多数人都会说自己很擅长做这种事。然而,如果你问同一批人,他们的朋友、家人和同事送礼物的水平怎么样,那你多半能听到许多“惊悚”的礼物故事——他们收到过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搞笑东西,从十分可疑的“手编”毛衣,到俗气的小摆设,或是通上电就能唱歌的鱼。事实上,如果人们真的能像自以为的那样,是个选礼物高手的话,那么“你为啥给我买那玩意儿”(www.whydidyoubuymethat.com)和“蹩脚礼物集散地”(www.badgiftemporium.com)这两个网站大概就要关门歇业了。
幸运的是,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好办法,保证你送出的礼物换来的是兴奋的尖叫,而不会让人惊得倒抽一口冷气。
全美零售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于2008年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50%的美国人希望每年至少能退还一件节日礼物,这清楚地表明,接受礼物的人并不像送礼的人设想的那般珍惜这些东西。注意到这个颇为震惊的数据之后,研究人员弗朗西斯卡·吉诺(Francesca Gino)——出色的《分心》(Sidetracked)一书的作者——和弗兰克·弗林(Frank Flynn)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对于礼物的品质和实用性,为什么送礼的人和收礼的人总是想不到一块儿去?他们还认为,这事有个简单的解决方法:想要送礼物的人在买东西之前应该先问问朋友、家人和同事,请他们把想要的东西列个单子,然后从这张清单上选一样送给他们。
这样做的顾虑之一,就是这可能意味着送礼物的人并不很了解对方,所以没法选中合意的礼物。更糟的含义是,送礼物的人并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挑选合适的礼物。然而,吉诺和弗林猜想,如果拿到的礼物就是自己真心想要的,收到礼物的人其实会觉得送礼的人更加细心周到,善解人意。
在一项研究中,吉诺和弗林选取了一批已婚夫妇当作受试者。他们请其中一半人回忆给别人送结婚礼物的场景,另一半人回想当初自己收到结婚礼物时的场景。此外,回忆“送礼”的那一组人中,一半人要回想一件按照对方的心愿单购买的礼物,另一半则要回想一件没按照对方心愿单购买的礼物。
同样,回想“收礼”的那组人里,一半人需要回想一件的确属于自己的心愿清单上的礼物,另一半人需要回想一件不在心愿单之列的礼物。
虽然受试者们回想的礼物在金钱价值上都差不多(平均在120美元左右),但在某些相当重要的方面,他们对礼物的感觉很不一样。具体来说,对于送礼物的人来说,那样东西在不在对方的心愿单上,区别不大——他们都认为对方对它的喜爱程度是差不多的。可是,对于那些回想收礼情景的人来说,比起礼物不在心愿单之列的,收到心愿清单上礼物的人对这件东西的喜爱和感激之情要大得多。
虽然老话说“选礼物,心意最重要”,可这项研究表明,最不需要花心思的礼物——只需简单地从对方开出的清单上选一样——其实最受欢迎。从某方面来看,这并没那么令人吃惊。正准备结婚的小两口大概更愿意收到心愿清单上的礼物,因为那张单子上多半列得都是新家庭里真正需要的东西——最好不要漏掉、也不要重复的东西。没有哪对新婚夫妇需要三个芝士盘的,除非他们住在威斯康星州(Wisconsin),或者这俩人的名字刚好叫作“米奇”和“明妮”。
但是,如果送礼物的背景不一样呢?比如说,是生日礼物而不是结婚礼物?研究者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做了一批额外的研究,所有的结果都呈现出相同的模式:送礼物的人以为,不管这件礼物是不是收礼的人主动要的,他们的开心程度和对礼物的喜爱程度都不会受到影响。可实际上,当收礼的一方收到的是他们曾经说起过的、想要的东西时,他们显然更开心,对它也更为喜爱。
在另一个实验中,吉诺和弗林随机挑选了受试者作为送礼人和收礼人,让他们两两随机结对。每个收礼物的人需要在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上挑选十个价值20~30美元的礼物,选择结果会形成清单发送给送礼人。一半的送礼人需要从清单上挑选一个送出去,而另一半人不能参考清单,需要另买一个送给对方。又一次,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被告知不能按照清单买的人,跟按照清单买的人同样自信——他们都认为收礼的人会喜欢收到的东西。可是,当研究人员分析收礼人的评价时,他们发现,收到清单上的礼物的人,明显更加喜欢那个东西。
对礼物的喜爱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不但会影响收礼人日后的回报热情,也会影响他的开心程度。所以,这项研究对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有着重要的提示价值。它告诉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摸清对方真正想要什么,不要自己瞎猜。这个小小的改变是个双赢的做法,人人都满意。一个办法是,给收礼物的人一沓即时贴,让他们把杂志上想要的东西标出来,作为以后的礼物备选。另一个方法是,看看随处放在家里的购物型名录上有哪些页面被折角做了标记。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例如,请客户吃饭的时候,应该带人家去那个他们提了好多次的新餐馆,而不是你最喜欢的那一家。无论怎样,从对方的清单上挑选(而不是从你的),这个小小的改变,能让对方的感激程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方法还会有以下好处:确保你送出去的礼物不会沦落到礼品处理网站上或是垃圾桶里——或许更糟的是,出现在明年你收到的那堆礼物中。
31为互助留出余地
很久以前,科学研究就证实了慷慨的价值。赠予别人礼物、向他人伸出援手、为别人提供服务或帮助……做了这些事情之后,我们的人缘会变得更好,身体甚至也会变得更加健康。何况,那些接受了好意的人们一般都会做出回报的准备。这一条益处来自于互惠原理(reciprocation),意思是,在收到恩惠后,人们愿意以相同的方式来回报。
所有的人类社群都会把这个道理灌输给成员,而且是从娃娃抓起。原因很简单:倡导群体成员在至关重要的互动领域里——比如商业、防卫、医护——互惠互利,会为群体带来重大的竞争优势。放到职场中说,这条原则意味着,如果某位同事在某个项目中向你求助,而你伸出了援手,比如说花精力帮忙,给他们提供资源或特殊的信息,那么日后当你在某个重要项目里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会很乐于出手相助。
既然当个“施予者”有这么多好处,人们很容易认为,在工作中多多给予必定是通往成功的青云之路。不幸的是,人类的心理从不会这么简单。真实的情况是,好事情过了头,也有可能变成坏事,就连助人为乐也是如此。以组织心理学家弗兰克·弗林的研究为证,他分析了一家大型通讯公司的员工们助人的结果。他统计了员工们帮助同事的次数,以及两个值得关注的后果。第一个后果是帮助他人对此人在组织内部社会地位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在同事们看来,这位帮助别人的人在公司中的价值有多大。如你所料,越是慷慨地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同事的那些员工,在别人眼中的价值感越高。在职场中获得广为人知的社会地位,这可是个不小的功绩,也是慷慨给予者能得到好人缘的明证。
但是,弗林统计的第二个后果——工作中的生产力——就没那么乐观了。个人生产力的8个指标(其中既包括工作的品质,也包括工作数量)显示,最乐于助人的那批员工的生产力明显比不上其他同事。为什么?因为他们总是忙着帮助别人干活,都没法把足够的心思放在自己的分内事上了。
我们该从中汲取什么经验教训?如果在工作中做一个豪爽大方的给予者能够为我们赢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却同时也削弱了我们做分内工作的生产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弗林的另一项研究给出了确定的答案。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指标,却能够同时增强助人者的社会地位和生产力。这个指标不是帮忙的次数,而是“互助”的次数。先是为对方提供有益的帮助,然后得到对方回报过来的有益帮助,这会把给予的良好效益放大到最大程度——不但他们自己受益,有份参与的每个人都能受益,因为给予者的地位提高了,生产力也提高了。请记住,这个结果与互惠原理是高度一致的,互惠原理对所有成功的群体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促进了互助互利的行为。
这些成果给了我们明确的启示。首先,我们应该大方主动地在工作中帮助他人。要注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第一个行动。第一个出手相助会激活互惠原理,并因此增加未来的互助次数——对于职场中的共同成功,这个因素至关重要。
第二,要把你提供的帮助或有价值的信息做个定位,把日后对方可以全力回报你的可能性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把平素的反应,也就是听到对方感谢我们时,我们所说的话,做个微小却重要的调整。这个调整能为你的未来合作和影响行为带来惊人的巨变。以下就是我们推荐的三种应答方式,用它们来回应对方对你的感谢:
1、“能帮上你的忙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当一个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别人的一双援手是多么有价值。”
2、“不客气。同事之间理当如此。”
3、“没关系。因为我知道,如果需要帮助的是我,你也会这么做的。”
总结一下,想要从职场中的给予行为中得到最大的益处,关键的做法就是“为互助留出余地”,这需要两个很小却至关重要的步骤:率先提供帮助、信息或服务;一定要在回应对方时,明确地为你提供的帮助定位——这是一个自然的、平等的互惠行为,这样你就为日后的互助留出了机会。
这个研究也给了我们另一个重要启示。弗林指出,作为正式绩效评估的一部分,许多组织都要求管理人员在诸多方面对员工打分,其中一项指标就是员工乐于助人的程度。弗林建议,管理人员不仅应该评估员工帮助别人的次数,也应该统计他们向同事们求助的频率。管理层应当把这两个指标解释给员工听,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两个行为都很重要。在组织上下倡导互助互利的行为,会对生产力最大化极有帮助。
身为作者,我们希望你能从这些“四两拨千斤”的做法中得到许多好处,工作中如是,生活中也如是。如果你感到这一章尤其有用,请让我们这样回答:“……”。(从上面三种回答里挑一个吧。)
32表达感激好处多
在前一章中,我们讨论了主动助人并为互助互惠留出余地的重要性,这些做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你的影响力,而且不仅是在提供帮助的当下,它的威力还能够延伸到将来。由于互惠原理鼓励人们在得到恩惠之后应当报答,所以,当你想要培养新的人际关系、在团队中创造出积极性、与他人建立长期合作机会的时候,率先给予是一个格外好用的工具。
但是,互惠原理不是单行道。给出帮助的人显然能获得许多影响力方面的好处,但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得到帮助的人其实也有不少树立影响力的机会。
行为科学家亚当·格兰特和弗兰西斯卡·吉诺认为,得到帮助的一方提升影响力的一个方法就是,向提供帮助的人明确地表达感激之情。在验证这一看法的实验中,受试者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请他们看一封某人的求职信并给出反馈意见。发出反馈和评论之后,受试者又收到此人的一个请求,这次是请他们再看一封求职信。
然而,这第二封邮件有两个版本。对照组收到的是一封普通的邮件,求职信作者确认收到了反馈,然后就提出了新要求。但另一组收到的是“感激版本”,其他内容都跟普通版的一样,只不过求职信作者添了一点儿东西:热情地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太感谢了!我打心眼儿里感激您。”)
这区区十几个字造成了什么效果?研究人员发现,有了这两句清楚地表达感谢的话,愿意回应新请求的人数提升了一倍还多。
但格兰特和吉诺的实验还没做完。他们还想知道,对给予帮助的人表达谢意能不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说得具体点儿,研究人员的问题是,向一名提供帮助的人表达感激,会不会让这个人更加愿意帮助别人?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们又做了一组实验。这次的实验与第一个在许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受试者帮某个学生看求职信并提出反馈意见,这个学生要么简单地表示了确认收到,要么清晰地表达了感谢之情。但在这个新实验里,再次提出的帮忙请求不是来自这名学生的,而是来自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再一次,研究人员发现,对第二个帮忙请求的回应率提升了一倍多。
想想这个发现的重要含义吧。单是对给予帮助的人真诚地表达了谢意,就能把这个人帮助陌生人的意愿程度提升一倍。格兰特和吉诺收集到的额外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表达感激提升了给予帮助的人的社会价值感。换句话说,听到感激之后,给予帮助的这个人更有可能感受到他人的肯定,觉得自己更有价值了。
但值得追问的是,在实验室之外,在快节奏的、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发现是否仍能再现?格兰特和吉诺觉得应该可以,因此他们打算测试一下,真诚的感谢是否能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正面影响。他们把实验地点选在了一个募集资金的呼叫中心,因为他们知道,筹集资金的工作得到的感谢格外少,工作人员往往得到的是拒绝和消极的反应。
实验中,一半员工照常上班,没受到任何干预,这是对照组。但是,另一半员工上班的时候,筹款项目的主任来到呼叫中心,感谢他们所做的工作。主任特别表明,“我非常感激各位的辛勤工作。我们真诚地感谢大家对学校做出的贡献。”就这么多。没有握手,没有拥抱,没有答谢礼物——只有这几句大白话,区区几十个字而已。
研究人员记录了干预发生前后这些员工们呼出的电话数量。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对照组的员工拨出的电话与往常持平,而得到感谢的那一组拨出的电话比平常多了一半还多。想想这个微小却重要的改变造成的影响吧。就算这些多打的电话成功率跟平常一样高,但光是数量的增加,也能提升捐款的数额了。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小小的一个表达感激的举动,看似不起眼,却能造成如此积极的影响。虽然说表达感激似乎是应该的,但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机械地说一句“谢谢”,却没有把感激的程度真诚地表达出来?或者是不曾解释你感谢的缘由?有多少次你想要给别人写一张致谢的便条,却不知为何总是忘掉?你不仅错过了真诚感谢别人的机会,也错过了在日后更容易影响他人的机会。
这项研究建议,管理人员和组织机构应当积极地寻找机会,清楚地表达感谢。这样做有助于在组织中培养出感恩的文化,让成员们变得更加文明有礼。
政策制定者和公务人员也能从表达感激这个小小的行为中获益。认可并感谢民众做出的努力,感谢他们保持市容整洁、维护社区安全、积极采用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样做的成本肯定比采用物质奖励手段或亡羊补牢要低得多。
这是否意味着你很快就会收到国税局或市政府寄来的“感谢您缴税”的卡片,这还尚待分晓。
但我们敢说,要是真收到了,你会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