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和某leader交流也就四五次,但在闲聊中leader都提到:“对于团队来说,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团队的比拼其实就是效率的比拼。”在其日常工作中,也看到了他将这一信念融入其中,比如经常将小需求工具化(xx来将这个写成个工具吧);一切能流程的东西,都要规范为流程;组内每人的工作他都要写下来,并排出优先级。也偶尔能听到他吐槽:“一个工作交接,交了这么久还不清不楚,要是当事人直接离职了,那这工作该咋办?”
从小听成功学的我们,对于“团队的效率非常重要”这样的理论见怪不怪了。就算上面举出了非常真实的案例,你也只会觉得“挺对的,但那又怎么样呢?”。不管我在这重复呼唤多少遍:
“团队的效率非常重要”
“团队的效率非常重要”
“团队的效率非常重要”
你也只会觉得无聊,没啥好看的。
但比较奇怪的是,只有当前段时间我听闻和看到leader上述的做法后,才将“团队的效率非常重要”这一原则作为了我做事情之前需要着重考虑的选项。如此简单、朴素、实用的道理,在我之前做事的过程中竟只有非常低的优先级,不论我之前听闻了多少遍,都无法真正承认其重要性。
上述的现象,很多人都遇到过,即:
“听闻很多道理之后,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对于这一现象已经有了很多解释。比如:
“做不到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
“做不到是因为人不是绝对理性的,人性的弱点很难克服。”
“做不到是因为道理是正确的,但是没有教我们方法,方法的执行才是关键。”
不过像上述的这些理由都很粗略,好像知道了这些理由也对我们没啥帮助。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结果反推原因,也就是现在我们能够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某道理了,那么我们能做到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开头的道理为例,似乎自我实践或者观察他人实践这个道理,是直接导致我将其重要性提升的原因。在此之前,做事情考虑的可能是:
“怎样才能更快地交差。”
“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结果。”
“做事情的状态一定要好,让别人觉得自己厉害(。^▽^)”
“这也不是我人生中,想做的工作。”
“......”
而对手头的事情很难有长远的责任感。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是因为眼光不长远,且心理无法承受住短期内的风险(比如同时将事情流程化,需要的额外时间可能影响这次结果的质量);而通过对leader做事风格的观察,使得我对这一原则有了信心,从心底里相信它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在这种信心的加持下,短期内的风险就变得不怎么重要(这次就算被怼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我知道我在考虑长远的利益)。
这么分析的话,决定这一切的就是对道理的信心吗?
或者我们可以这么想,在之前做事时,我面前有很多的决策依据,而这些决策依据的权重各有不同,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使得内心权重的设置不合理,比如之前给“团队效率很重要”这一决策依据的权重设置很低。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权重是心理权重,不是理智下的计算结果。说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太多事实证明我们要做的不是多么理智地理解道理,而是如何让内心彻底接受它,并且设置合理的依据权重。
那么,听闻道理、理解道理后,也无法使得我们有多少改变的重要原因是,阐述道理的人没有让我们接受该道理的重要性,无法让我们体验到道理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就算各种知乎成功学里举了各种各样美好的例子,也无法给我们制造足够的真实感,临在感。
那么是不是只有实践才能制造足够的感受以改变心理认识呢?
似乎可以从影响心理权重的因素来考虑,实践到底触动了我们怎样的心理机制,使得对某一道理的心理权重产生变化?
在此,我们可以结合菲利普津巴多的《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的观点,进行一定的分析。
我们从网络,书籍,课堂等途径中获取道理的过程,像是一个被说服的过程。结合《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关于说服的观点:
信息改变行为以前,必须经过六个心里阶段:
(1)接收到信息;(2)注意到信息;(3)理解信息的要点;(4)接受信息的结论,将其 作为我们的新态度;(5)记住这一新态度;(7)运用这一态度指导行为。
现在讨论的是理智上已经理解了某道理了,也就是完成了(3),还需要完成(4),(5)和(6)的过程。
引用书中原文的观点:
理解并不能确保态度的改变。对信息的接受需要正面的认知反应(对信息进行思考的结果)。 因此,具有与说服对象已有知识、价值观和兴趣有关的新颖且令人信服的论证信息是最有说服力的。
然而,只有当受众对信息进行了系统分析时,信息质量才会有强烈的影响力。而系统分析只可能在受众有动机有能力这样做时才会发生。当动机很弱(因为信息几乎没有个人的关联性) 或者能力很低(例如受众注意力分散)时,受众将会采取直觉路径—— 基于外周线索所提供的经验(“专家可以被信赖”)来决定接受或拒绝信息。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从文中的结论可知,主动地对道理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才会将道理作为我们的新态度,并且才会可能在后续进行应用。也就是说,若想要设置某道理更高的心理权重,那么需要对道理进行系统地分析思考,并且得出这一道理是正确的结果,而不能只是简单的认同。并且对道理进行系统分析需要很强的动机。
依此,我们来看实践到底影响了什么?
在观察leader执行“团队的效率非常重要”这一道理的过程中,我是看到leader的工作方式之后,总结出了这句话很重要的结论,没有任何人强迫我每天将这句话默念几遍;而我分析这句话的动机是:“行业leader都履行的道理,必与团队组织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关联,我对了解怎样的团队是成功的团队有着强烈动机。”
上述过程就有了分析动机,和分析的过程,从而使得我被该道理说服,将其设置了更高的心理权重。
而且上述实践中还有即兴角色扮演的过程,其观点也来自《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细节可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140516400)
即兴角色扮演:包含自我归因和自我说服两个部分,当我们对某一信息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坚定的态度时,通过自主扮演支持该态度的角色,并自发地完成该角色的某些行为,可以使得我们变得支持该态度。
在我观察leader的过程中,我先听到“团队的工作效率很重要”这个结论,并且试图先假定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然后通过观察分析leader的工作方式,自主思考确定了这一结果。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我无意中扮演了一个认为“团队的工作效率很重要”这个道理很重要的人。
综上,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两样东西:(1)即兴角色扮演产生的自我归因和自我说服;(2)我们对道理的主动系统分析。
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实践不是指有能够确定道理有效性结果的实践,比如,在本文例子中,我还并没有真正将具体的工作的正向结果关联到“团队效率”,而只需要我认为如此即可。
因此,解决“听闻道理之后,还是无法做到?”的问题的可能方法是:
现在我们从书本或者知乎获得某个我们认为“正确”的道理后,若没有被动实践的机会,那么我们可以考虑:
(1)将该道理产生的结果与我想要的目标进行联系:比如,思考“团队效率很重要”将使得我对优秀团队运行的方式有更深的理解——建立自己强烈的分析动机
(2)理智上已经接受其道理,但需要结合自己的需求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而不是直接获取该道理,或者直接获取作者对该道理的推理过程。
不过,这个方式也有一个前提,就是你需要有欲望或者目标,且道理和你的目标本就有所关联,不然无论如何都不会认为该道理有多重要。但也不用为此担心,因为想要改变和进步的人,总是有着某种欲望或目标。
结语
以上是我对于解决“听闻道理之后,还是无法做到?”问题的可能方法的推断,其依据来源于自身经历和《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一书中的观点。
不过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心中有一个模糊的心理倾向:
“可能只有实践之后,才能改变我们的理论?”实践的机会可大多不可控,所以这样的结论显得太黑暗。
但还是要引用陈嘉映教授的观点:
“太多的历史事实证明,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若承认的陈老师的观点,那么我这篇文章也就没啥意义了,其结论也没啥作用,我们要做的就只是尽情实践,然后总结经验,而不是听闻道理,指导人生。
不过,不管怎样,独立思考总是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