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大部分人要么知足不常乐,要么不知足也不乐。
原因大概是人们对于知足没有深刻的理解,一般的认识知足就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裹足不前,与其说是乐天知命,不如说是被命运所困不得不知足,这样当然不会快乐了,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常乐,短乐恐怕也不会有。
因此这句话常常被命运多舛的人用来作为不得以的自嘲,很少有努力生活并有所得的人说什么知足常乐,所以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对自己生活状况不满意的人当然不会快乐了,但那些获得成功的人同样也不快乐,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似乎永远都不知足,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有权人还是普通老百姓,似乎都没有所谓知足的时候。
当一个人因病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会发誓说只要死不了,那么让他怎么活着都行,但如果真的活了下来,又会对现状不满意,不是这样不行,就是那样不好,全然忘记了病中自己所发的誓言。大概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所谓此一时而彼一时,那种能立长志并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人少之又少。
原因在于我们都太善变了,在文化发端之初,就被易经、道德经一类的经典教导成了随机应变,甚至无原则、无操守乱变的人,这样变来变去,怎么可能知足呢?今天的满足可能变成明天的不满足,此刻的满足可能变成下一刻的匮乏,因为常常陷于不满足之中,哪里还会有快乐,更莫论常乐了。
因为善变,所以必须要寻求全体意志的统一,否则就将陷入一盘散沙的状况,因为善变,所以就不会形成全民一体的信仰,反而阻碍了统一意志的形成,因为善变就很难形成个人独立人格,只能在人群和社会中寻求个人意志,因为善变,个体及社会就很难知足,因为常常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怎么会有成就感、满足感呢?
但健康积极的知足心态,并非不思进取,而是建立在准确理解自己能力的基础上的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并不排斥继续奋斗,以获得更大的成就,因此才会持续不断获得满足,才会有常乐的表现,这跟得我所欲,不得我所命的那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是不同的,是一种得我所愿,不得亦我所愿的积极心态。
而这种心态是许多人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