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无感

本来那几天就想说说“双十一”了,忙叨叨的时间就不知不觉给过去了,原因其实不简单,不只是“双十一”被商家炒的变味儿了,实体很少了,网上无论怎么鼓噪也激不起大家兴趣来了,再加上如今谁赚钱都那么不容易,消费降级也就自然而然的落下实锤了。

曾记得N年前,“双十一”被人们冠以“光棍节”,那时网络还没有如此红火,“双十一”提前预热期间,大大小小的商场、实体店没有一家会轻易放过这个极好的销售机会,购销双方无论是计划买的还是准备卖的,都早早地准备上了,用现在的话说就叫“情绪拉满”,到了那几天商场的人流明显增多若干倍,那个时候物价其实是上涨的,“降价打折”也不过是个噱头,与现在不一样的是中青年人机会多,很少有找不到工作的,一旦遇到这样的节日,街道上车水马龙,商场里熙熙攘攘,映入眼帘的是有情人双双对对拥挤在首饰、服装、家具柜台,听着导购那训练有素的介绍,认认真真地挑选着早就心仪单等有活动打折的时候来敲定的商品,其实现在看来买的是商品,愉悦的是人心,每每回想起来,还挺怀念那时候的热乎劲儿呢。

那时候甚至听说有人提前把商品挑选好放在购物车里,等到了统一开卖的哪个时辰就立即付款去抢,还听说手慢了那些热销商品还抢不到呢,那阵势现在想都不敢想了,而且觉得那种场面已经久违了。

现在打开手机无论什么时段上网,看到的是这个城市萧条,那个商场倒闭,就算是网购打败了实体店吧,直播带货的明星、网红也有很多自砸牌子的,加上商家不诚信、以次充好、纠纷不断、退货频频,这是表象,深层原因据说是经济转型期人们对未来把握不了,信心不足,总之猜不透,还有一些行业公司降薪下岗的危机影响,人们购买力一直都在下降,刺激消费效果也一般,想要回到以前那样的大发展,人们轰轰烈烈的消费热情时代恐怕很难了。

任何事情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楼市戳破泡沫,回归理性,房企降温甚至遇冷、紧跟着建筑材料滞销、建筑工人失业、家具装饰降温,整个环境相关链条都陷入循环乏力,年轻人不婚不育,大龄剩男女几乎成灾,婚嫁商品、婴幼儿食品用品过剩,这种形势下靠老百姓消费怕是刺激不起来生产了,再者库存积压无法变现,即使有些资本想投放也怕找不好方向,整个社会急待采取切实有利措施,尽管政府在积极想办法回暖市场,但经济运行的规律不容小觑,而且重启需要时间,从下行扭转为缓慢上行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需要各方面条件趋于成熟才行,不管怎样,别说是“双十一”,就是商家把所有的节日都当作购物节来抬举,人们也习以为常,或者无动于衷了。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人中的一员,争取能做好稳定形势中的一颗棋子,在目前从事的任何岗位上面对现实、珍惜现有的工作,耐心等待经济复苏,期盼能早一天回归全民都有消费热情的那一天,从而推动我们的社会稳步向前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