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二十一年,似乎平凡的可怕,没有一丝突然的起伏,总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
仔细搜索着脑海中残存的记忆,五岁,十岁,十五岁,二十岁……呵,支离破碎,也许,是大脑中的某一块区域不愿承担吧。
记得,汶川大地震刚好撞上了小学毕业的语文试卷;也记得“谣盐”散布在初中毕业会考的前几月;更记得轰轰烈烈的“打虎行动”与当年的高考不期而遇……似乎重要的关头总有一些重要的大事发生。
记得,或,也不记得,小学,中学,大学,变化的好像也正是字面上的意思;小,中,大,环境在变,人,也在变。从小村庄走到了当时以为是整个世界的县城,幼时的憧憬就像山间的溪水,清澈见底,纯真无瑕,以为丰富的知识、优秀的成绩就能带领着自己飞向任何想要去的地方……越过“繁华”的县城,也许,是当时的运气足够好吧,不错的成绩让我带着一颗忐忑的心走向了一座更大的城市。当坐在大巴上看着一排排向后闪过的高大建筑,依稀记得自己带着好奇十足的目光,但却已记不起当时的心情了,也许,是疯狂的期待吧!
这时,十五岁,似乎有些莫名其妙,来到这个城市,选择了这所听起来并不出名的高中。离开了旧识,离开了曾经以为的繁华……开始了又一个新的阶段,新的繁华,新的环境,新的人,同时也是更大的环境,更大的人……这是又一个三年,似乎,这个三年囊括了一生的基础。这三年,我接触了新事物——“网络”,学会了如何上网;这三年,我知道了可以在网上购物,惊叹着快递的便捷;这三年,我了解了社交软件的火爆,见识了智能手机的兴起……不禁感叹,这三年,世界发生的真多!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也许只认得这个封面了,密密麻麻的考题应该早已沉入了岁月的脚步中了吧……
呵……好运气应该在十八年前被用光了吧!十八岁前的那一场考试总是那么令人神往。
十八岁前,三点一线,所有的热血都倾注在厚厚的书本和成沓的试卷中,就好像,分别的这场考试会定格你的人生。翻过这段时光,碰见那些青春系列,不由嗤声一笑,青春,真有这么甜吗?青春,真会有轰轰烈烈的爱情?
也许,真的有吧!
十八岁后,画地为牢,独自成群,就好像没有了子弹的枪手,丢失了追逐的目标!面对四年的光阴,没有了当初的憧憬,反而多了一丝胆怯;没有了信誓旦旦的执着,却多了优柔寡断的拖延。
电影中的画面总是令人向往,俊男靓女,三五成群,欢声笑语,生获美好的真的像一幅画卷,美得让人不忍沾染,哪怕是自己的呼吸……可现实为什么朴实的让人憎恶,让人根本不想去参与,有人曾对我说,他也想活得如电影情节一般,铭心的恋爱,靠谱的朋友,和善的老师,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只记得当时的我想了想,只给了他三个字,你加油!
周道如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流涌动;繁华背后,纸醉金迷。
好几万人组成的一座大学,青春正好,风华正茂,偶尔一小群欢声笑语,偶尔独自漫步小道,寂静如斯。但,我们大都是陌生人……我曾笑着问过一个人,你说,如果我们把一整座大学的人都认识完了会怎样……哈,真是可笑,我竟然会问出那种问题……
四年飘逝而过,也二十有一,抛却了小孩心性,终于梦寐以求,变成了“自以为是”的大人……可是,为什么会感到难受,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没有如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