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寿简介
长寿老人
金秋十月,阵阵飘香。偌大的协信广场聚满了老人,或坐在花台上乘凉聊天,或随个起舞。广场旁的长寿老人雕像笑意盈盈的注视着广场上的人儿。
长寿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它隶属于重庆市。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关于长寿由来的小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
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
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喧中,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
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为长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正常来说七十多岁的老者应该是坐于高位,德龙望尊。却不曾想家中还有更长者,无论多大年纪,在尊长面前都是小孩,毕恭毕敬。想来倒也觉得有些滑稽好笑。
不过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老人的人口比例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二、长寿米粉
重庆小面声名在外,而在长寿地区,米粉的地位那是无可替代的。长寿人民哪怕天天顿顿吃米粉都吃不腻。
于我如是,从小吃大。对于它的感情可用美国诗人詹姆斯·惠特孔莱里的诗《老情人》中一句话概括: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相传东汉末年刘备入川时,一个随军火头军叫张同甘,来到长寿,以米为原料,研磨成浆,然后用火蒸出,其味香独特,受人喜爱。后来这个火头军干脆以蒸制米粉为业,并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味小吃“长寿米粉”。工艺千年延续至今,为全国独有。
长寿米粉是用长寿的优质大米贵朝米、中稻米作原料,用3分之2的米和三分之一的米饭同在水中侵泡,磨成浆,再蒸一层晾一层,晾干后叠齐,切成丝。
从古至今,色白如玉、口感细腻、滑爽筋道、软而不烂,长而不断、调味丰富,成为长寿米粉的标签。
取出一只干净的碗,放入一勺红油辣椒、切点榨菜末、碾点花生碎、加点味精、加入适量盐、搞点蒜泥、放点花椒、搁点黄豆、撒点芝麻。
碗底的调料就调好了,然后从沸腾的锅里舀几勺汤,倒入调料碗中不停地搅拌,直至颗粒状的调料溶解。
将米粉放入沸腾的锅中,只需煮几分钟。同时把洗好的空心菜放入锅中烫几下,捞起来放入调料碗中。(配菜最好是空心菜,菜叶吸收调料汁入味,菜杆香脆可口,相得益彰。但是空心菜有季节性,没有的时候可以莴笋叶或生菜代替。)米粉的软硬程度视个人喜好,个人推荐米粉还是偏软一点。几分钟后就可以夹起来放入碗中。
最后再淋上浇头,浇头有牛肉、肥肠、三鲜、酸菜、鸡杂...还有我最爱的豌杂。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长寿米粉新鲜出炉。雪白的米粉半浸红汤,恰似肤如凝脂的美女入浴池中。
三、长寿美景
1、长寿古镇
记得高中的时候,长寿古镇还没建好,只得在展示中心看小小模型一条街,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小小的商贩行人穿行其中,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古代长寿的人文生活。如今大学毕业,4、5年光景,古镇已建成。
2、菩提山
天畔浮光结一山,山巅佳气动江关。
云牙漱雨寒仍碧,石发梳青老未斑。
策马拂烟寻胜迹,觅龙分水涤尘颜。
高名自应垂千古,岂在空门两字间
话说当年诗人戴锦路过菩提山,见山立于云端,气势恢宏,不禁赋诗一首。
3、长寿湖
长寿湖距离主城区有好几十公里,一般是主城区的人自行驱车前往,不建议外来游玩的个人去玩耍,可以组团包车。
长寿湖最有名的特产就是沙田柚。深秋时节,十里柚香。特有的地质种出来的沙田柚金黄饱满,柚仁肉绵而软,柚仁汁多而甜。现如今已发展为商业模式,走亲串门,手提一箱沙田柚,也是倍有面的。
长寿湖去过一两次,范围挺大、景区挺多,走得有些累很多地方也没逛完,本来还想去猴子山看望下猴哥最后也有心无力了。总的来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选了2张照片给大家瞧瞧。
自从到上海上大学,离家已有五载,偶尔春节回去。以前总觉得周围的人、事、物理所当然的存在,渴望外面的世界。就跟之前急不可待的奔赴长城去游玩,问住长城脚下的人是不是天天爬长城,可却得知从来没去过。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圈中,极度渴望挣脱去感受外面的精彩;然而跳出那个圈后,才真正重新认识那个圈,这就是所谓的失去了才知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