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2 《番茄工作法详解》之四“如何正确预估番茄数”
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个技术问题,其实我在工作的状态下,每天完成个5番茄钟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不过标准的要求是8-10个,我离标准还是很远啊~!!
专注力和拖延症对我来说是两大难题,而这个工作法是要看的长期效果,我希望我可以坚持下去,今天已经不可能了,脑袋里的计划没有落实到笔上,明天开始每天三个大计划。努力先坚持一周。
好了,废话不多说,正文分享开始……
1我们为什么要做预估
预估和测量在番茄工作法中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它们,每天要做计划是很困难的。番茄工作法要求花时间做回顾,设法将你“认为自己能做的”与“实际做到的”相对应,这样才能不断改进。跟踪和记录是番茄作法中的测量方法。
以预估为基础来进行计划,使得当天的自我承诺更真实可行,这样的结果之一就是增强做事的积极性。通过记录每天完成的番茄钟数目,可以让你对自己的“番茄钟日流量”心中有数。
大家是不是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每次完成任务的时间往往会比原先预估的时间多出很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呢?主要有以下两种可能的原因:
※ 做预估的方法或能力有待改进;
※ 工作开始后,又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使得环境发生改变。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无法预言会出现什么新情况、新问题。但可以通过训练和监控,积累做预估的经验和技巧。每天早晨,在计划当天活动之前,检查“活动清单”表格中的每一项新活动,试着预估它们各自需要多少番茄钟来完成。你还可以快速浏览一下之前做出的预估,看看要不要修改。
例如,我将预估番茄钟数写在“活动清单”表格每个条目的右边。当然是用铅笔,这样如果我稍后遇到新情况,想要调整预估值的话,数字还可以修改。
2如何做出比较准确的预估呢?
为了更好做出准确的预估,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01)多次预估
心理学家爱德华·福欧做过一个实验,结果显示,一个人做多次猜测的平均结果比单次猜测的结果更接近事实。他询问人们各种琐事。在没有告知答题者的情况下,某些问题稍后会重复提出。他注意到,一个人的多次回答的平均值,要比单次猜测的结果来得正确。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预估误差小一些,我们也可以做出自己的“百万大决定”。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新的猜测,即使没有新的情况出现。
02)活动拆分
假如一项活动预估超过7个番茄钟,说明它太复杂了。需要拆分这项活动。拆开的每项小活动在“活动清单”表格中单独占一行,各自有预估值。活动越大,预估越不准。
如果一项活动预估不够1个番茄钟,则可以在它旁边标个0。并不是说它要花0个番茄钟来完成,只是表示时间花费小于1个番茄钟。这样的活动在“活动清单”表格中仍然各自占一行。
03)参照昨日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人用一种简单算法预报天气,准确率竟然比气象局花巨资购买的系统一样高,他用的什么方法呢?很简单,叫做“昨日的天气”,内容就是“明天的天气和今天差不多”。
对未来成果的预估,基本上属于猜测。所以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假设它会重演呢?如果每天的成果可以进行量化,它就大致相当于未来的处理能力。通过测量每天的番茄钟数,你甚至可以不断对番茄钟数进行微调,来保持一个平均速度。
3一天几个番茄钟合适
建议时间管理的初学者1天的番茄数量为8-10个较为合适,那为什么是这个数量呢?
不如以我自己的工作日为例,来做一道计算题:
上班时间:08:00-17:30,其中12:00-13:30为午休时间,1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以每个番茄25分钟,休息5分钟来计算,1个小番茄的时间是0.5小时,如果上午4个小时全部安排,番茄数量则为4/0.5=8个。
因为自己是初步进行时间管理,要给自己留出充分的“偷懒”时间,刨去上班的准备时间和早上结束工作的缓冲时间,各计为1个番茄:8-2=6个。刨去中间一轮大番茄的休息时间(有可能是带薪上厕所),计为1个番茄:6-1=5个。那么一天可利用番茄数量为:5*2=10个。我们再来看看10个番茄总时长为:25min*10=250min=4H10min。
你可能会说,这样你一天真正工作的时间也就0.5个工作日,不觉得心虚吗?其实,在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数据结果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些少,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在没有遇到公司突发的紧急任务的情况下,一天保持高效的工作近4个小时,是足够完成当天任务的。
这也就说明,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自己一个工作日内的番茄时间段,尽量将重要的工作放在头脑高效的时段,比如上午8:30到11:00,下午15:00到17:00等;不一定所有工作都要纳入番茄时间段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即可。
4番茄用完了,预估活动没完成怎么办?
我们预估了自己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你刚好在预估的番茄钟完成,这种情况最好,说明你的预估能力强。第二种是高估任务,不用那么多个番茄钟就能达成目标。对于第二种我们有2种方法。
方法1:拼凑。将几个小的任务合并起来在一个番茄钟完成。不过建议是相关的小任务,不然学过计算机的都知道,频繁切换进程的开销是很大的。
方法2:过度学习。这是原版番茄工作法推荐的。它建议你提前完成了任务,不要立刻去开始新的,也不要立刻进入休息阶段,而是开始回思你做这个任务的过程,去想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有没有提升效率的空间,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值得去学习。有时人要精通某一件事,就需要过度学习。
第三种是你低估了该任务,也就是说任务还没完成,但番茄钟却用完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做二次预估。猜测要完成这项活动还需要多少个番茄钟。然后,在之前的小方框旁边,按照二次预估的数目画上相应个数的圆圈。现在,每个番茄钟结束响铃时,你可以继续在圆圈里画X。要是还低估,那就进行第三次预估。如果第三次预估有失败了,我们不是再进行一次预估,而是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反复地低估这件事?也许应当将活动拆开,降低复杂度。按照常理,活动越复杂,预估越不准。
所以对于复杂的任务,一个字:拆!超过7个番茄钟的任务是不允许的,你要想办法把它拆成更小的任务。番茄工作法本来就自带奖赏体制,它的奖赏就是每完成一个任务一笔划掉时的成就感,只有快速的阶段性的奖赏才能让你有更充足的动力完成任务。
5预估的情况如何记录?
在一天结束时,确认你已将跟踪数据填入“记录”表格,然后,可以对预估进行记录,给表格增加两列。方法如下:
新增的第一列,用来记录今天所完成活动中,有多少小方格没填满。假设其中一项活动被高估了3个番茄钟(+3),有两项活动被高估了2个番茄钟(+2和+2),还有一项活动被低估了2个番茄钟(-2)。把这些数字相加,“今日待办”表格中预留的小方格比实际用量多了5个,即总体预估误差为+5。
新增的第二列,用来记录重新预估的次数。即二次预估
有多少行是画圆圈的?三次预估有多少行是画三角的?
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两列都为0。不过,由于预估误差的来源之一是不断变化的世界,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因此在预估番茄钟和实际用量之间总会有所差异。无论如何,第一列的总和应该是零,即高估与低估的情况互相抵消。新问题和新情况既可能降低、也可能增加活动的难度。以长期的眼光来看,这些误差应该能相互抵消。
(注:表格跟作者方法有点不一样,大家可根据自己情况变通)
总的来说,预估是一项可以锻炼的技能,预估越是精准,你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会越强。
【思考】
1. 你是否经常修改自己的预估?
2. 你是否会对复杂的任务进行拆解呢?
我的答案是:第一没有预估,第二喜欢一次性完成,所以导致经常熬夜。。但是事实上完成的效果并没有理想中那么好。
所以,一个好的工作计划安排和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还是很必要的~!
加油~
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