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却也是最令我头疼的一个板块。
初中学生普遍有“开口难”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心思敏感,不愿意或者说羞于开口,而一部分原因是课本上的歌曲并不能吸引到学生。有些学生喜欢唱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一些流行音乐。难道说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了吗?我认为不全是这样的。所谓的“学唱课”,并不仅仅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还需要对学生的歌唱方法和歌唱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做出要求,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像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老师讲的一多了,就过分趋近于理论化教学,那么学生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
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对歌曲学唱的兴趣,在这学期《我和你》的教学中,我在课前预设任务,邀请学生成为情报搜集员,在课前提前搜集查询有关奥运会的图片和有关知识资料,以及有关歌唱家刘欢及莎拉·布莱曼的音乐作品和有关知识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互相讨论,交换情报。通过讨论,学生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歌曲的情绪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并且对歌曲也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对后续的学唱有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