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384|穷文人还真大方

【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免费赠送会员请点击:风清不扬81

那人道:“少卿天下豪士,英气逼人,小弟一见丧胆,不似迟先生老成尊重,所以我认得不错。小弟便是季苇萧。”季苇萧确实是场面上的灵魂人物,有点社牛必备的自来熟。但他说得也在理,迟衡山确实要稳重一些。

迟衡山道:“是定梨园榜的季先生?久仰,久仰。”看来莫愁湖大会花银子刷榜还是有效果的,优秀戏剧演员出了名,操办和花钱的几位也出了名。

季苇萧坐下,向杜少卿道:“令兄已是北行了。”这是对杜慎卿的交代,也说明二杜关系一般——杜少卿到了南京,先找表侄,不找请族兄。

杜少卿惊道:“几时去的?”季苇萧道:“才去了三四日。小弟送到龙江关,他加了贡,进京乡试去了。少卿兄挥金如土,为甚么躲在家里用,不拿来这里我们大家顽顽?”

季苇萧这话,交代杜慎卿应该是作为贡生进了京。古代秀才贡到国子监,称为贡生。严格讲,贡生仍然是秀才,只是在国子监就读而已。虽然名头大,但要取得做官的资格,原则上还要跟其他秀才一样参加乡试、成为举人才行。

另一方面,季苇萧这话也暴露出他的本性:半真半假跟杜少卿聊钱,说到底还是希望打秋风。

杜少卿没接“挥金如土”的话,只说自己看定了河景别墅,准备搬来居住。

不要脸的季苇萧居然拍手道:“妙!妙!我也寻两间河房同你做邻居,把贱内也接来同老嫂作伴。这买河房的钱,就出在你!”听听,如果是笔者,一定不会跟季苇萧这样的人做邻居或是做朋友,花不起那个银子啊——我就是穷,玩不起,怎么了,有问题吗?

但杜少卿是大手大脚的人,他居然道:“这个自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