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们和我一样,在上学的时候,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东西:各种各样好看的笔记本(最好是一整套的),各种好看的笔芯袋、各种好看的笔。或者有人喜欢收集邮票、收集漫画、收集画册、收集手机数码产品、收集耳机……你能想得到的,或者你没想到的,仿佛都有人喜欢甚至沉迷于收集。
如果收藏只是一项爱好,那倒挺好,毕竟生活需要乐趣,而收藏对于某些人来说,能带来幸福感、愉悦感。但倘若说“爱好”一旦发展成为“癖好”,可能就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了。
就我自己而言,我是个手机收藏癖+耳机收藏癖(当然,我不是那种性能党,我追求的是外观和好玩),已经感觉到癖好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我每天都会习惯性地搜索这些东西,百度、淘宝、闲鱼、转转,去搜集这些手机和耳机的信息,看有没有我还没发现的好玩的东西,看能不能淘到宝,结果往往是相似的——如果不贵,就剁手买下来,如果贵了,就放进收藏夹或者购物车里,心想着攒够钱后再继续剁手,做完这些之后,你会发现你很累了——看得眼睛都花了,刷得手都麻了,想钱想得心都累了。而这些仅仅是偶尔几次的后果。
倘若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结果会很严重,体现在两个方面——无法停止的收藏癖、挥金如土的购物狂。很巧的是,这两个方面刚好是BBC某一部纪录片(无法停止三部曲)的标题,而我的分析一部分也来自这部纪录片。
怎样才算是收藏癖?两方面:
一,“收藏”的这个过程占据了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精力),比如说花费了比较多时间寻找、购买、把玩,又或者是常常会惦记着“收藏”这件事。
二,千辛万苦得到的这些收藏品,往往没有实用性,更多是充当“花瓶”的角色,也就是说摆着来欣赏的。
收藏成癖的成因?三方面:
一,因极其缺乏某样东西、或失去过某样东西,因此渴望通过不断地购买、收藏来填补心灵上的“空缺感”“空虚感”
二,人生阶段因为某些原因,造成了自身的心灵创伤,而收藏能给他们带来精神安慰、情感寄托(收藏哪些东西与其自身经历有关)
三,成长过程中,因为一些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某些东西并对此“一见钟情”,通过收藏来满足自己的占有欲
收藏不是一件坏事,收藏癖才是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爱好收藏”和“收藏成癖”是有区别的。
如果仅仅是爱好,就说明这种程度收藏只是工作、学习之余的一种休闲方式,它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精神安慰、情感寄托,这种情感上的治愈对于那些身处困境、身心受创的人是有正面影响的。
如果是癖好,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收藏成癖——这种程度的收藏已经超过正常的界限了。任何事情,超过一定程度后便会产生副作用,就好比吃饭,吃得太多会撑着,又如OOXX,做得太多会把身体掏空的,纵欲伤身啊。一旦收藏成癖后,一方面,大量收藏需要大把大把的钞票(如果是土豪就另当别论,但土豪的钱又不是从天而降的),另一方面,收藏肯定会占据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搞不好还会造成心理的扭曲(负罪感、偏执、孤僻)。而这种程度把握的失衡,必然会对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收藏狂、囤积狂、购物狂其实是不一样的:
收藏狂,一般是出于喜欢这个原因而购买的,而且购买的一般都是某种特定类型的商品;
囤积狂,不会刻意去买各种新东西,而且囤积的东西是各种类型都有,非常的杂,他们觉得,这些东西还能继续用,或者这些东西承载着特别的回忆,因此不愿意扔掉;
购物狂,出于两种原因购买——一是因为真的喜欢,二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大量购物的方式而获得某种情感上的满足,而且买的东西,可以仅仅是某一领域的东西,也可以是各种领域的东西,不限定。
后话:这篇文章,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但也有反映现实的可圈可点之处。希望此文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个群体,或者是更加了解内心深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