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江苏淮安。一位孩子面对春节返程的妈妈,拽着她的头发不让走,哭得撕心裂肺,最终被家里的老人拉下车。不少网友感叹:这一去,又是一年的期盼!揪的不是头发,是心!
其实,每年这个时候,很多人计划着返程。其中就有很多父母,分别总是让人伤心。但是无一例外,最终很多孩子和父母被迫分开。不知不觉,一些孩子成了别人口中的留守儿童。
河南永城一对父母年前回村,看到前面一个小黑影子,走近一看眼泪哗啦一下出来了,原来是2岁多的儿子听说爸妈要回家了,一直在村口等着......
很少有父母愿意和孩子分开的,只是想多赚一点钱,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父母没错,孩子也没错,错的只是对生活的无奈。这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于现实,父母心酸也无奈,幼小的孩子也没有办法。
孩子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父母抛弃。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父母看见自己,对自己的心理需求有回应。
由于经济原因,父母外出打工,出现了留守儿童,导致孩子出现一连串的心里问题。
1、留守孩子缺乏安全感,大都感情脆弱,自暴自弃,性格内向,有什么事自己承受,总觉得低人一等,性格孤僻,人际交往差,很难与人沟通;
2、有的留守孩子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甚至仇视父母,不想读书;
3、留守孩子的父母大都通过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致使孩子浪费钱、乱花钱;有的大把花钱去买吃买穿,有的到网吧玩游戏,有的通过吸烟、喝酒甚至打架等等不正常、不正当的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
4、留守孩子多数不服管教,因为长期于父母分离,没有稳固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父母管教孩子不听;老人想管也管不动,或者根本就更加溺爱孩子,造成孩子霸道、自我中心的个性;
留守孩子因为缺失父爱母爱,他们成为了一群“心灵孤儿”,爷爷奶奶照顾得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亲情缺失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应多与老师和爷爷奶奶联系,掌握孩子的日常情况,对小孩来说,爸妈不在身边,最恐惧的就是被爸妈遗弃。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虽然不在身边,还是一样爱他们。让小孩安心。了解孩子学习,如果成绩不理想,给孩子一些留一丝余地,要多多鼓励与支持。还要多去问孩子过的怎么样,吃穿有没有什么需求等等。 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号与性格特征,迎合其特长爱好。多关心、多信任、多赞美,不要生硬的批评,防止堵塞沟通的管道。也要对其有一些约束,让其明白家里的苦与父母的艰难,自觉的懂事。
如果实在见不了面,就多在网上聊聊,问问他们高兴或不高兴的事,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家的温暖。视频聊天都可以的,对留守的孩子来说最幸福了。逢年过节回不了家,能否把孩子接到身边小聚,争取多跟孩子见面,多抱抱他们,亲亲他们。
总之,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心灵的沟通。关心孩子,要从“心”开始。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去了解他们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不但要当好父母,还要当好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最忌讳:用物质去溺爱孩子,在父母对待留守儿童身上也比较常见。出于内疚,父母往往会通过金钱上的满足去企图弥补孩子。然而,这种物质上的宠溺只会惯坏孩子的“胃口”,扭曲亲子间的关系,让孩子认为父母和孩子,不过就是“供给和索取”。长此以往,不仅会毁了孩子的人生,父母也脱不了干系。
还有,不要在孩子面前,尤其是亲戚的面前,说某某家的孩子,成绩怎么样、性格怎么样、生活作风怎么样,再看看和他相比怎么样等等。这会让孩子难堪,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