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期16周的写作活动又结束了,大家都嚷嚷着说要继续写下去,我也不例外。可是今天回顾这两期所写的文章时,发现质量远远不如最初一期的文章。这让我开始思考,我写作的初衷和继续写作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当时是这样一句话打动我的:如果想要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就要有每日上万字的写作输出。同时又深受另外一句话的影响: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所以我就这样在两期写作中都半死不活的吊着。
其实这两期写作当中,我的问题很明显。从时间管理来说,每次都是卡在deadline前完成。从文章质量来说,体现在主题泛散,内容没有清晰的结构,观点不明确,思想不深刻。
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写作时总觉得无素材,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缺少了对周围事物的积极思考。素材及自己的感悟来源主要有两类:生活和书本。而自己最近的状态一直是对周围事物懒得观察和思考,对读的书无体系,碎片化,没有结合实际和生活加入自己的思考。所以在正儿八经开始写作时,脑子里总是有一些零碎的想法,但是却无法成为一个有体系的文章。
基于自己想要通过写作培养系统思维的初衷,那么我要做的就是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方法是:首先找到一个合适的工具,比如印象笔记。其次,硬性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对周围的某一现象做一个思考,思考的路径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展开。另外每天半小时的读书,要在一个星期内,刻意围绕同一个或相似的话题阅读,加深统一话题下的深度思考。比如最近一周,读与领导力相关的书籍,那么就可以去听《可复制领导力》,《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力课程》,《搞定》,《联盟》等。这样就能在工具中建立知识体系时,按照不同的主题划分开来。
希望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写作中,通过这种方式,激发自己深层次的思考能力,写作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