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盈而未满的时光哲学

24自动本 欧启昊

清晨路过巷口的菜地,看见番茄藤上挂着青果,绒毛在晨露里泛着光。邻居阿婆说这是“小满”的模样——籽粒在壳里鼓胀,却还留着一口呼吸的缝隙。就像老家门前的麦田,此时穗子已沉甸甸压弯秸秆,风掠过掀起绿白相间的浪,却还没染上金黄的锋芒,这盈而未满的状态,藏着节气里最温柔的深意。

记得小时候在小满这天,外婆会煮蚕豆糯米饭。铁锅里的米粒吸饱水分,豆子在蒸汽中裂开细缝,却始终留着点嚼劲。她总说:“小满吃‘半饱’,日子才不会被撑破。”后来在江南见过小满的池塘,荷叶刚铺满水面,花苞却还裹着绿绸,蜻蜓停在卷边的叶尖上,倒影在未盛满的池水里晃出涟漪。原来古人定下“小满”,是在提醒生命不必追求极致:就像月到半圆最温柔,酒至微醺才相宜。

读《齐民要术》,发现古人在小满前后从不动“三车”——水车、油车、丝车,要留着蓄力待芒种。就像老家的黄桷树,小满时枝桠长满新叶,却不会急于开花,把养分藏进厚实的叶脉里。如今在城市高楼间看见快递员电动车筐里的蔷薇,花苞裹着露水半开,忽然懂得“小满”的智慧:是给理想留三分期待,给生活留两分余地,就像初夏的阳光,暖而不灼,恰好能照亮檐下的燕巢。

此刻案头的青瓷碗里泡着新茶,芽尖在水中舒展,却始终保持着半沉半浮的姿态。窗外的石榴树正结着小果,像无数个绿色的逗号,悬在时光的枝头。小满这天,连风都带着分寸感,吹过衣襟时不疾不徐,仿佛在说:最好的日子,从来不是装满,而是像此刻的月光,刚够铺满半扇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