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本章出自:公冶长篇
【注释】
①季路:即子路。 ②盍 hé :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 ③伐善:夸耀功劳。伐,夸耀。 ④怀:关怀,照顾。
【翻译】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我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顾。”
【感悟】
子路性情豪爽讲义气,乐于帮助别人,愿意与朋友分享的财富。但是他的修为尚处在“舍物”的层面。
颜回显然已经摆脱了身外之物的束缚,进入到内在心志的修养上,到达“舍己”的层次。
而孔子的志向已经超越了“外物”和“自我”两个层面,而是落在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上,达到了泛爱无私的仁道境界。
古人讲究志存高远,而且从很多志士仁人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最终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是那些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因为只有在伟大志向的召唤下,一个人才会投入所有的精力去努力奋斗。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子路、颜渊和孔子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我们似乎可以逐一地去学习他们,从而依次达到超然物外、超越自我的境界,并最终为建立一个大同世界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