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程车来到家门口的前一条街,刚换绿灯,车子起步前进。这个时候,慧黎突然想到,赶紧手拍椅背,急忙跟司机说:“司机司机,不好意思,改去诚品书店,敦化南路那里。”司机很镇定,在下个路口从容右转,好像本来目的地就是诚品书店一样,车子继续平稳地,往目的地前进。
书店到了,慧黎付钱下车,零钱也请司机不用找,当作临时改变主意的一点补偿。突然想来书店,意图很明显,慧黎自己也想买一本森信正在看的那本书,《命中注定的不孕症》;另外,也需要买几本跟子宫肌腺聊有关的书。
她在健康书籍专区找了一下,很快就找到需要的书了,毕竟找书对一个教授来说,轻而易举。总共买了三本,她不想在书店里看,买了准备找一间咖啡店,好好读。慧黎走到敦化南路的巷子里,一家她偶尔会来的日式咖啡店,店内桌椅全是实木做的,空间感很有温度,当然还有播放好听的音乐。
她自己来的话,就会选择坐在靠窗的位子,慧黎很需要阳光,先把全身照得暖暖的,才有喝咖啡的情绪。向服务人员点了维也纳咖啡和抹茶吐司,马上从纸提袋里拿出刚刚买的三本书;首先看的,当然就是让她始终非常好奇的《命中注定的不孕症》。
翻到目录页,总共有五个章节,数一数,共有20篇文章。
第一章:关于命中注定的孩子运
第二章:关于命中注定的夫妻运
第三章:关于命中注定的受孕率
第四章:关于命中注定的婚姻势
第五章:关于命中注定的那件事
慧黎喝了一口咖啡,表面的奶泡沾到她的上唇,轻轻抿了一下。喉咙觉得有些滋润了,她翻到第一章,开始读。
关于命中注定的孩子运:每个人不见得都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但有些人就是相信:我一定有。
看到这句话,慧黎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她想到了森信。其实自己对于拥有孩子这件事,并不那么执着,执着的是森信。二十年来,他始终相信自己会有个儿子,这件事,他在一开始交往时,就跟慧黎提过了。
“算命的说,我会有个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还会是国家栋梁!”二十年前,他们正式交往没多久,在复兴北路一间咖啡店,森信一脸认真地跟慧黎说。
这本书第一章的那句引言,突然让慧黎回想起二十年前,森信跟自己说过的这句话。她本以为森信只是有点略带玩笑地说,毕竟从她的观察,森信不是那种迷信的人。况且交往到结婚之后,森信也没再提过那句话,只是他一直表示希望尽快有小孩,他们在努力做人这部分,的确花了很多心思。
这时候,咖啡店的门开了,走进一对父子;小男孩大约五岁左右,蹦蹦跳跳了进来。
慧黎抬头看了一下,心想,如果六年前的试管顺利进行,那自己的小孩也差不多这么大了。但很遗憾,后来森信对那次的试管临时喊卡,就在最后一刻要求中止;甚至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匆忙帮慧黎办了出院手续。
那次的打击,慧黎至今仍受伤很深。她的伤痛,来自于森信无法理解而显得冷血的莫名坚持。
其实那次进行试管,是慧黎不知花了多少心力好说歹说,才说服森信点头答应。她知道,森信一直都不希望做试管婴儿,因为他相信靠正常受孕,才能生出正常健康的小孩。所以结婚十多年来,尽管每次都无法成功受孕,但森信就是不愿意尝试人工受孕这个取代方案。
森信在这件事上的坚持,让慧黎产生极大压力,十多年来,他们早已不避孕了,但每到月底发现月经又来了,慧黎就要低潮好一阵子。简直就像成绩不好的高中生,每月都要紧张面对月考成绩一样,但不管再怎么努力、K书到半夜不睡,最后分数还是无法及格,只是再次换来老师放弃式的冷漠表情。
森信就是她的老师,尽管从不打她,但光是那副表情,就让她心灰意冷,仿佛整个世界都要抛弃她了。
“碰!”在店里跑跳的小男孩,突然跌到了,坐地放声大哭;慧黎转头看他,眼角也开始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