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新思考:比起说真话 掌握说话的技术 才是真正的王道

一、今天把一个礼拜的话都说了

今天上班挺累的,上午跑了两个区局,下午去了几个远一点的农村分局。

见了很多人,说了很多话。

因为疫情,有些同事已经很久没碰面了,有些同事还是第一次说上话。

感觉自己,肯定应该有说错一些话吧。

在这里先说声不好意思哈,如果我有出言不逊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可能我真的想道歉的人,反而看不到这段文字吧。)

二、任何时候都可以学说话

其实我从小就不擅长说话,不爱说话,甚至很多场合下不说话。我妈说我2岁才学会叫爸爸妈妈。

一直到结婚前,我在超过6个人的饭局上,一般都很少主动发言。

大概是觉得,人多了说话好累,脑子又不够用,反应不过来吧。

直到大学我都是班里的闷葫芦,成天只爱写点文字,只有自己看得懂,发在QQ空间里。

现在看起来纯粹是无病呻吟,那样的东西没营养,自然是没人看的。自己还因为没有反馈还郁闷了好一段时间。

后来大学的班长和书记实在看不下去了,推荐我参加了几次校内辩论赛,锻炼锻炼口才。

虽然我参加的那次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名次,但是感觉到自己已经被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很多,变得愿意多说话了,真的很感谢他们为我的付出。

后来为了考公务员,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嘴皮子,彻底放开了自己,打开了积累了20年的话匣子。

以至于考完了之后都停不下来,和同学去买零食都会被怼说,你赶紧把嘴闭上,啰嗦死了。

类似的话樊登也说过。他说他刚拿到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后,参加工作还是改不掉辩论赛说话的方式,结果他的同事给他取了外号,叫对方辩友。只要一见到樊登,就打趣的说对方辩友来了~

那么到现在呢?老婆说如果给我打分,60分及格的情况下,你只能得45分。

我说连50分都没有吗。。。。

可见爱码字和能说好话,可是真的是很远的距离啊!

甚至是你和别人一辈子的距离

三、说话应该分为 说话之“道”和说话之“术”

蔡康永写了本畅销书《说话之道》,略微看过一些,其实现在想来,他写的内容应该不是说话的“道理”,而是说话的“技术”。

为什么我敢下这个判断?因为他自己回应过这个问题,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有人担心,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所教的内容过于世故了,说漂亮话有时会让自己显得不太诚实。

蔡康永对此专门回应说,这套书教的是教养、策略和心态。说话之道既不在道德之上,也不在道德之下,而是不涉及道德的项目。说话之道谈的是修养,不能把它和诚实对立起来。

你看,康永哥自己都说自己的《说话之道》无关道德

我知道每个人对如何说话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为了方便接下来的讨论,就暂且把说话的标准分为“道”和“术”。我们在这里定义:

说话之“道”指的是说话的初心,满分100分,越接近真诚、善良、实话、正确,得分越高。

说话之“术”指的是说话的技巧,满分100分,越掌握沟通、说服、谈判的技巧,得分越高。

四、哪种人可以考出双百分呢?

我跟老婆说了说哈之“道”和“术”的概念,然后让她再给我打一次分。

她说,你的“道”应该可以得70分吧,“术”这个还是不超过50分。

真是扎心哈。

然后我接着问,你认识的人里,有没有“道”和“术”得分都特别高的呢?

她想了一会说,比如有些同学混社会很在行,大概“术”能得90分,但是“道”可能不及格。

然后,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说这个人的得分应该很接近“双百”——

她的一个远房哥哥,岁数比她大一轮,现在是某银行省级分行的副行长。

他的这个远房堂哥我也认识,每年在大家庭聚餐,或者喜宴酒席上能遇见几次,之前是我们这里某地方政府银行的行长。

去年他到省城,跳槽到担任一家商业银行的副行长,管全省业务的拓展。

现在他才三十六七岁,年薪有80万吧,之前在体制内大概20万。

他们家打算在省城银行街附近买房,过两年全家搬过去,银行街附近的房价你懂的。

我只见过他几次,身材有些发福,目光如炬。

看的出来他虽然天天很忙碌,但是精神很好,反应十分灵敏。

当然各种电话也是不断的,嘴上总是在抱怨太忙了顾不上家庭。

和他说话之后,以及观察他和别人说话,确实打心底佩服他。

以他的能力坐到这个位置,名副其实。

老婆说以自己对他的了解,他的说话之“道”和“术”的打分应该都在90分以上,总分180分妥妥的。

我自己身边呢,感觉有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等级越高的领导,得分越高。

五、说真话 知难行易 即使说错了也可以改

小崔在《有话说》这本书里,分享过一个真事儿:

小崔有一次带她女儿出国玩,那时候他女儿还很小,同行的还有几个大人朋友。

到了唐人街,女儿很好奇,就问唐人街是什么意思。

同行的朋友可能担心小孩子听不懂大道理,于是就逗他女儿说:

“因为最开始的时候,这里有一个卖糖人的,非常有名,所以这里就叫唐人街了。”

这位大人朋友期待的是,等她慢慢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真实的历史。

小崔当时没有很在意,当个玩笑就过去了。

直到后来有一天,他听到他女儿在跟别人复述这个故事,而且还带着“我知道你不知道”的骄傲,他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他告诉女儿:

“唐人街的唐,不是吃的那个糖,它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叫唐朝。那时候我们国家强盛,世界第一,所以外国人就把中国人叫做“唐人”,唐人街就是我们中国人到了外国以后,大家聚在一起的地方。”

女儿听罢,似懂非懂,虽然她长大了一些,但是他还是喜欢那个朋友说的的“糖人”,因为甜。

我们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永远说实话、说真话,特别是面对陌生人以及小孩子的时候。

但是建议,我们尽量不要故意说假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因为这是说话之“道”,这个道是可以定义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准绳,知道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什么是乱话。

当然,你一旦发现自己说了假话,就像上面这样,要改正的过程往往异常艰难,代价也非常巨大。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喜剧的套路,常常就是以某人信口开河、乱说大话,然后引起的一系列夸张又真实的笑料呢?

六、说话之“术” 知易行难 潜移默化

讨论说话的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和任何人讨论,因为每个人都会说话。

就比如我家女儿,现在一岁半的小芒果,最近掌握了许多说话之“术”,让我们十分惊讶。

除去最简单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饭饭喝水水等称呼,她第一个让我们惊讶的是说了句:

“好可怜耶,不吃饭耶~”

她会在我们说某某人好可怜的时候,接着说这句话。她大概是想说,某人很可怜,因为他不能吃饭。(大概对她来说,有饭吃、有奶喝就不可怜了)

后来她又不知怎么的,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学会许多“跟话”。

比如有一次她奶奶生病住院,我们对她说奶奶要健健康康的,然后她马上接了句“快快乐乐”。又比如她看见我准备跑步,他就跟了一句“跑步前进!”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有逻辑?

但是另一方面她常说谢谢,主语却老说错。

比如给她一个好吃的,她会说“谢谢宝宝”。明明是她在捣乱,把玩具拆了给妈妈,却说“不用谢了”

更绝的,她手里抓了好吃的,问她好吃吗?她说不好吃。接着问,不好吃给爸爸吃好不好?她说不给。然后她就三两下全吃掉了,再奸笑的看着你。这说明明明就很好吃的好不好!

如果“道”包含说话要正确,要有逻辑,现在小芒果同学显然还不甚明白。

但是我们在这里先不讨论“道”,因为你看,一岁半的小孩已经在练习“术”了

七、说话之“术” 大部分靠环境的锻炼

我问老婆,有没有人18岁以前不会说话,“术”很差,后来通过努力变厉害的?

老婆想了想说应该也有,比如她大学有个男同学,大一时候很内向,说话带有客家人特有的口音,人也不喜欢表现,大概是他家境比较贫寒吧,家里长辈都去打工了。

因此大一时候大家对他都没什么印象。

后来他利用寒暑假打零工,做销售,到卖场卖货这样,不仅赚了很多钱,还很会说话了。

因为,他在大三时候,竟然能上台面对200多人,滔滔不绝讲30多分钟的职业发展规划。

后来他还参选学生会和学校的一些职务,明显感觉说话之“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说明,主动换个环境,换到一个逼你学着好好说话的大社会,你就会学会说好话

当然,更多的人的说话能力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大环境,从小开始,潜移默化。

等到长到了二三十岁,想改就很难,更多的时候明明说错话而不自知。

比如我,我知道很多时候自己都说错了话,之所以现在还好好的,是因为周边的很多人都让着我。

如果我是在玩大逃杀,在真实的社会中,按照我老婆的话说,你是混不不下去的

八、改变的契机 在于碰到另一面镜子

我在想,一个人说话能力一直很差,但是周边的人都让着他,也许他这一辈子也不会想到,要改变自己的说话之“术”。

但是,现在有越来越有种感觉,在什么时候你菜会自己发现,自己“真”不会说话?

我觉得契机就在遇见了另一个“不会说话”的人,而且对方也不自知的时候。

他就是你的一面镜子。

你和他大概率会发生两种情况:要么经常见面吵架,要不吵了几架之后就老死不相往来。

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太好的,也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于是这时候要记得,我们都学过的《第三选择》,没错,这种情况就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运用思辨与立场、运用第三选择的最好时候。

告诉自己可以选第三个选项:

不管你改不改,我先改变我的说话方式,我要努力提高自己说话的“技术”!

至少这对我肯定是有好处的。

九、刀子嘴豆腐心是不存在的 我们要的是幸福

讨论到这里,有个模糊的答案已经显现了,或者其实大多数人其实心底都知道。

说话的对错、逻辑、善恶都是可以学的,比如我们家小芒果长大以后一定会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真正决定我们是否幸福,以及周边的人是否快乐的钥匙只有一个——好好说话

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就像个优秀主持人,每天都是在真实的环境里现场直播,不能重来。

不论他到哪里,换了什么工作,从事什么事情,都一定会有很多人帮助他。

因为他能让周边的人感到幸福感,因为他说好听,能说到你的心坎里

这种人不怕失业,不会失业,甚至不会真的失败。

刀子嘴豆腐心,也不能掩饰自己不会说话的事实。

“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你做的再好,也有可能被一句话毁掉。

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说话之术能得90分的人,只要再多掌握一些知识,多进行独立思考,就一定会是非常厉害,变成更为有用的人。

反之,脑子里满是知识和想法,却很不会说话的人,多半难以成功。

而且等到长大了,想要改变自己的说话习惯,练习说话之“术”,真的是很难的

十、学习说话 是值得一辈子的修行

我到了快30岁,看着自己的女儿学咿呀学语,才发觉自己原来真的很不会说话

我也要跟女儿一起,好好重新学习,努力提高说话的“技术”吧!

关键是,这方面的书和榜样,真的不要太多

关于说话的话题,以后必定有机会再分享,实在是博大精深啊。

很感谢能看到这里的你,欢迎你如果对说话有什么心得,在下方留言讨论。




[MAKE LIFE STAY REAL]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次发文已是好久 静默的日子似水而流 逃避总会有千百般理由 坚守常不易持久 我是水里的游鱼 总是向往飞鸟的自由 善...
    心悦山石阅读 201评论 4 5
  • 坚持 是胜利的 开端 你可以 无才 也是可以 无艺 但是你不可以 无能 与无德 这是每个人 都应该 具有的 荀子有...
    我叫小简阅读 83评论 0 1
  • 碧梧傲越朱楼,雀儿嬉闹无休。怒曳琼枝翠袖。“噪禽速走!莫污彩凤枝头”。
    梅姿阅读 1,464评论 43 43
  • 面试时被问到“你最擅长的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大部分人的反应是:“我好像什么都懂点儿,但好像又什么都不太擅长...
    安晓辉0阅读 25,576评论 2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