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燕京大学历史研究者,原住燕南园54号)
多年来我们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神学图书馆所藏的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理事会之燕京大学档案整理发掘出了不少燕京大学的珍贵资料。
燕南园从1926年到1930年分五批建成了51-66号共16座住宅:
1926年夏秋,第一批六座完工入住:分别是51-54号,59号(现在的61号),61号(现65号)
1927年,62号(现在的64号)
1928年,55号
1929年,56号、57号(现58号)、58号(现57号)、60号(现66号)、63号、64号(现60号)
1930年,65号(现59号)、66号(现62号)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第二天一早燕京大学就被日本宪兵队占领。整个燕京大学,包括燕南园都成为了日军兵营。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燕京大学复校。燕南园的门牌编号较之抗战前(1926-1937)重新编排过,其中近一半有了变动(参考上图)。比如,
把吴文藻冰心夫妇抗战前曾居住的60号更改为现在的66号,
把雷洁琼、陈意等曾居住的62号更改为现在的64号,
把李汝祺江先群夫妇曾居住的64号更改为现在的60号,
把高厚德曾居住的59号更改为现在的61号,
把梅贻宝倪逢吉夫妇曾居住的61号更改为现在的65号,
把原来女部的57号和58号门牌号互换,
把原来的65号更改为现在的59号,
把原来的66号更改为现在的62号。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查对耶鲁藏燕京大学档案资料,并参考了赵宗平(原燕大法学院院长赵承信之女,燕大时期曾住燕南园61号和58号)的著作《燕京人》,周如苹(原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的女儿,原住燕南园56号)的回忆文章;以及多次与周乃扬、周懿芬、周懿娴(原燕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周学章的子女,燕京大学时期曾住燕南园64号和53号),李树江夫妇、李树民(原燕京大学生物教授李汝祺之子,燕京大学时期曾住燕南园60号;李树江夫人蔡阿姨是燕大化学教授蔡镏生之女,燕京大学时期曾住59号及50号和52号)等老燕京前辈们的私人通信,我们最终成功地得到了抗战前后燕南园门牌号码的准确对照表(如下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