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啊,焦虑!

    记得张文宏大大曾说过:我们享受的岁月静好,正是一群像他们这样“焦虑”的人,在负重前行。

  总觉得时代的滚轮好像越转越快,整个大环境对孩子们的学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都生怕,踩错了一小步,就没有希望了。整个空气里都弥漫着对学习成绩的焦虑。闻到了一股焦焦的味道。

    为什么会焦虑?逻辑是: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没有好的小学;没有好的小学,就没有好的初中;没有好的初中,就没有好的高中。进不了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人生完了。

    我一直在想:第一次考不上好大学的人,他的人生就一定完了吗?所谓口碑中的好大学,也只有5%的人可以够得到,其他人注定是另外那95%的学校。难道其他95%的孩子就没有机会了吗?肯定不是,马云就是最好的证明。学习是场马拉松,如果把时间轴拉长,一切皆有可能。

    我一直在想:孩子的学习以及成绩,一定要在各种所谓好的学校才能被培养吗?其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拍着胸脯说过:你只要把孩子送过来,我就一定能把你的孩子培养成才。不管是你看得上的,还是看不上的学校,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其实每一所学校都已经使出洪荒之力去尽心培养每一个孩子了。都恨不能五年级教完整个小学六年的课程,初二教完整个初中的课程,高二教完整个高中的课程。

      我一直在想:影响孩子学习和成绩的,到底多少是靠内力?多少是靠外力呢?孩子的学习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才是真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虽说孩子的成长与学校,家庭,社会均有关联,但外部因素已然如此的情况下,孩子本身的能量提升,家庭本身能量的提升,才是现阶段我们可以做的更重要的事啊。而不是,全家陷在“可惜不是个好学校,在这个学校读书,没希望”的焦虑里。

    可能有声音说:进了好的学校,成功概率更高啊。问题一:什么是好学校?学校的发展是动态的,孩子的发展是动态的,环境的发展也是动态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好”。问题二:看成绩排名吗?学校成功率更高是否就可以意味着你的孩子就已经成为那成功的人群中的一个?其实也是个未知数。退一万步讲,进所谓的好学校一直是个概率问题。因为你无法确保,那次关键的升学考试,孩子一定能上线。倘若真进了,也无法确保三年后的成功的就属于你家的孩子。常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坚定信心,利用好身边的资源,照样风生水起才是王道。

    我不否认,整个大环境是竞争的。那我们应该怎么积极应对呢?与其“焦虑”一些外部的有的没的,比这比那,不如跟孩子一起向内看,一起“远虑”。做好心里预期,做好学习计划,享受奋斗的过程,坦然接受结果,做好阶段化反思,一起陪伴孩子走得更舒心, 更美好。

    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孩子,相信“相信”力量。同时,热爱你的学校,热爱你的老师,热爱你的亲朋好友,热爱你那热气腾腾,有时还冒着一丝焦味的生活。

    我想:岁月静好,是因为一群有“远虑”的人,在坚定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