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看这个标题,就能想到这是谁的书,不错,三公子,尤其是在豆瓣或者对理财感兴趣的朋友都很熟悉。
我也听说过这本书很久,但一直没读过,这次读了以后受益匪浅,这本书的书名是《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是根据三公子毕业后五年的理财历程写出的干货,对于想要学习理财的朋友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一 钱能决定99%的事情。
如果说这个话题,肯定很多人都说谁不知道钱的重要性,可是如果没有亲身体会到缺钱的痛苦,对于钱的重要性这个理解,还真不一定能上高度。
三公子是因为不想被母亲左右生活,被断了生活费,才认识到钱的重要性,尤其是自己掌握足够的钱的重要性,在书中被称为“理财意识觉醒。”当然不是说她母亲不好,我们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例子,父母永远都是疼爱自己,只是表达方式有时不恰当。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你没有穷过,你不知道,你没有富过,你也不知道。
我也确实没有富过,所以我也不懂,但是如果只有穷到底才能深刻认识到钱的重要性的话,这太惨了,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能做到,没事去医院,售楼中心看一下,看到那么多就医交钱,排队买房,一方面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也看到通货膨胀的情况。
估计瞬间马上就像打鸡血一样,像去挣钱,反正压力倍增。钱不能解决100%的事情,99%也差不多,尽早的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开始对自己所能掌握的财富进行规划,才能更好的结束混沌的财务状况,积累财富。当然如果财务状况良好就更好了。
二 可借鉴的理财步骤
三公子是从毕业开始就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之后五年,由于合理规划,操作得当,有所成就,这个过程是可以借鉴的,先说下三公子自己总结她这五年的理财步骤:
花上一年的时间通过存款来克制消费,再花上一年的时间累计第一桶金,然后将积攒起来的这第一桶金投资到收益更高的基金和股票市场,在上天给予的最好时机(2012-2013)进入,提前买入价格便宜的优质股票和沪深指数,然后等待资产的自我成长。
这样的过程,简单概括起来,先改掉不良消费习惯,存款积累第一桶金,学习投资。可是为什么说是借鉴而不是复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要特殊对待,三公子因为是当时刚毕业,有坏习惯,又没有原始积累,所以要走前两步,如果你现在本身处在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学习投资了。
过程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确实很不容易,需要时间,需要克制,需要思考,不要说什么三公子运气好,赶上了那两年的好时机,机会是留给准备的人,如果她还是原来那样,大手消费,不学理财,恐怕再好的机会,她也抓不住。
所以先梳理下自身消费情况,思考自身情形,看处于哪个阶段,相信大部分都是跟三公子一样,处于积累很少或者零积累的状况,不过这个是过去,过程可借鉴,思考自身情形,从眼下开始着手最重要。
“不要惧怕计划的庞大身躯,也不要低估聚沙为佛塔的力量”。
三 理财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
做一件事情,最早的时候,要么是以前,要么是现在。
三公子的书名虽然是《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但她理财的这个过程具有借鉴性,可以单提出来,财务状况差的有很多人,很多种情况,但开始的起点无非都是没钱,没知识,所以从现在起,规划自己的五年,就像书里说的:
将5年拆开,先用1-2年的时间来存钱,同时不断的学习财务知识,当存款到了一定的数额,再去想如何提高收益率。
这个过程,要稳稳当当的步步为营,如果你想一年就靠什么股票理出进几年万的梦想,情况不是没有,除非你是天才。
四 可触摸的梦想清单(附存款,记账方法)
这里的梦想清单不是指人生的理想,而是指理财想达到的目标,三公子的最初梦想清单是5年理财够30万,然后通过目标分解,进一步详细为第一年存款10万,再进一步详细到存钱的计划。
所以理财确实要有个目标,根据自身生活花费需要设置,接地气,可触摸,太离谱的话肯定是达不到,这样分解下来才会切实可行。
比如三公子的第一个十万是通过“存钱+记账+合理预算”达到的,这个就像上面说的,可以拿来借鉴,甚至复制。
先看存款,推荐一些书中提到的存款的方法:
1 准备三张银行卡,一张卡用来日常消费,一张卡用来存放应急资金,一张用来存放定期存款。
2 50%的工资强制定存,20%的工资应急,30%的工资消费。
当然这第2个方法中的比例是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调整,收入高可以达到那么高,收入低的话也可以降低到15%-20%,最低是10%,要存钱的话这是底线了。
存钱就关系到合理预算,需要记账,三公子推荐的随手记,其他比如挖财的记账软件也可以,记账软件有很多,自己用顺手一款就可以,你如果想记手账也可以,不嫌麻烦的话,记账软件有图表可以帮你分析每月的消费情况,找出自身不良消费习惯,方便后进行合理预算,所以要养成记账习惯。
总之支出方面,30%是房租占收入比例的极限,40%日常开支,10%用来应急,20%的工资存入银行,这个刚开始还是难度不大的,后面根据自身收入继续调整。
其他网上也有十二存单法等存钱方法,也可以搜索看一下,找到合适自己的最终要。
这个阶段是有点痛苦,但是如果用几年的痛苦能换来一生富裕的话,这个交换应该是谁都愿意,你不理财,财也不“理”你,哪件事情是舒舒服服做成的,建议你痛苦的时候,就去看下银行账户数字的增长,那种快感,会让你坚持的。
五 巴菲特也需要第一桶金
存钱也好,合理预算也好,最终还是要为自己投资攒下第一桶金,这是理财的根本,理财理财,财都没有,理个毛线财啊,投资投资,钱都没有,用什么来投资,英明如巴菲特,马云也需要第一桶金。
巴菲特在1950年上大学以前,已经通过卖报纸,高尔夫球等业务积攒了9800美元,大学毕业以后,他用这9800美元起步,开始慢慢接触投资事业,逐渐实现了他心中的金融梦想,从9800美元到2500万美金,他用了18年,而从2500万美金到620亿美金,他用了近40年。
可是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当初9800美元,何来这620亿的金融帝国呢?
知道你们想说巴菲特的其他关系和背景,可是这个世上永远无法忽略才华和努力 !
马云当初找投资,找的焦头烂额,如果没有软银的2000万美金及时续命,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如何,也无法预测。
记账和存款就是为了积累你用来投资的第一桶金。
六 思考才是生产力
存款阶段完成以后,三公子进行了基金投资,股票投资等方式,这个过程中,比较佩服的一点是三公子无论是在基金也好,股票也好,在准备投资之前,都是会认真研究投资标的,然后认真思考,找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然后执行,不盲从,不信大V.
投基金的时候,认真找基金平台,筛选基金,请教思考,投股票的时候,阅读股票牛人的干货和方法,花上好几个月阅读投资名人和财经方面的传记,书籍,总结思考,结合自身,寻找合适股票标的,这是三公子的努力,所以她的财富增长,也是她思考的结果。
她知道自己的性格,阅读思考后,知道自己适合做长线,所以不会像那些做短线的,经常去看盘,看K线图,当然,她说她也看不懂,觉得那样每天太浪费时间,打扰生活。所以她选择了适合她自己的投资方式。
投资,理财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为了让生活变好,如果为了这些,生活杂乱无章,反而有点舍本求末了,认真思考,找到合适自己的理财方式,这样的收获才是自身的,而不是盲从于那些所谓的名师,大V,只有经历过自身思考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在日后的投资中,更加得心应手。
用电影《1942》中财主的说法:“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地主”。
你自身思考的这些东西,就是你用来做地主的能力,即使你失败了,也有了东山再起的能力。
不想动脑子,就想简简单单的达到财富增长,财务自由,这个概率很小,除非去买彩票了。
思考是生产力,不是只用于理财,生活中,职场中的方方面面都是一样的。
而且三公子在思考还有反思,没有为这些成就骄傲,反而有点战战兢兢,认为自己的思考还不够,还没有成体系,就算有做地主的能力,还没有守住财富的能力,市场毕竟是瞬息万变的,她的学习还不够,思考还不够。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多思考,多反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慢慢确认自身的投资组合。
七 财富增长的公式
财富的增长,需要两个条件,时间和复利,这是财富增长的公式
这是不是他说的,我也不知道,但是在确保了自己的投资组合后,就要有耐心等待,而不是短视的快进快出,时间是复利的朋友,它会带给你巨大的回馈,前提是你得有耐心。
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执掌麦哲伦基金的13年里,创造了累计收益率2700%,年均复利收益率28.9%的惊人战绩,可是那些在基金收益率高的时候就投资,看到收益率下降就撤回的人,却损失惨重,这就是没用耐心的例子。
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在跟人性做对抗,贪婪是人之本性,但是若想利用好上面那个“世界第八大奇迹”,必须认真思考,做好适合自身的投资策略,一旦确认,不要轻易更改,更不要短视。
复利虽然美好,时间虽然都有,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复利带来的馈赠。
八 推荐的投资书籍
思考就要多学习,多阅读,三公子在书中推荐了一些投资书籍,在此也罗列一些:
入门级:
《小狗钱钱》,《财务自由之路》(博多.舍费尔),《富爸爸穷爸爸》系列(清崎)
《穷人缺什么》(古古)
社科类:
《激荡三十年》《大败局》(吴晓波)
基金类:
《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季凯凡)
股票投资类:
《穷查理宝典》(芒格),《巴菲特传——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坎宁安)
大师们的论著:
《证券分析》(格雷厄姆,多德),《聪明者的投资》(格雷厄姆),《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怎么选择成长股》(费雪)
还有就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所有书籍,投资股票的话,主要是看公司,看企业,而他的书籍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企业管理。
在如此这般的努力下,能达到良好的存款,稳妥的投资组合,加上复利和时间作用,实现财富增长就不会变的那么遥不可及,理财是一生的功课,也不仅仅是工作几年的时候,但越早开始越好,希望都能早点开启自身的理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