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习群里看到家人发的一篇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大意是妈妈领二女儿扎疫苗,孩子想吃糖葫芦,妈妈答应了,在结束的时候看到妈妈朋友,就让朋友稍回家。在上车的地方正好有卖糖葫芦的,二女儿就想让妈妈买,妈妈说家门口也有就匆匆上车了。结果到家门口没有卖糖葫芦的,二女儿很不高兴。这个妈妈和女儿解释说,因为她的朋友家有三个小孩,不可能只买一个糖葫芦,为了心疼钱没有满足女儿,和女儿道歉,二女儿说以为妈妈是耽误蹭车省钱才没有买,没有想到还要给朋友家两个孩子也要买。(这个妈妈是单亲带着两个女儿,经济上很不宽裕)
看完后我心酸又欣慰。
一是对孩子的懂事感到心疼。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这个妈妈的以前表述中知道二女儿会早上起床自己做早饭姐俩吃(此时妈妈已经走了摆地摊了),自己能做很多饭,动手能力特别强。
二是对妈妈的做法能够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妈妈何尝不想给两个女儿买糖葫芦呢,迫于生计,省吃俭用,同时,妈妈从小也是在妈妈的要“节约的”灌输下长大的。妈妈已经养成有便宜的不买贵的,她觉得便宜和贵的东西,味道都一样。上一辈的话对下一辈的影响是多么大呀,一直根深蒂固。
三是母女间的平和如实表达。正是因为母亲的学习,才会觉察并和女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误会解除。妈妈的善良努力生活的样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力量。
通过这个家人的故事我也看到了我。离婚以后,我的福儿在买东西时总是先问一句贵不贵,会考虑家庭的经济,福儿看我工作劳累,学会了做饭。我的妈妈在我小时候也会经常说不要浪费,在福儿面前也经常说我不会过日子之类的话,甚至我有时候也在福儿面前说,家里没有钱了。这都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了压力,让孩子有不配得感。由于离婚,我经常会把情绪转接给孩子,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大大的伤害了孩子。
我们常说,母亲是家庭情绪的晴雨表,妈妈不成长,不强大,如何让孩子更有力量,当妈妈状态改变,孩子的心门就打开了,孩子就更快乐了。
感赏父母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感赏福儿坚持锻炼,身体棒棒的。
感赏福儿自主学习,丰富自己。
感赏福儿热爱生活,积极阳光。
感赏福儿有责任心,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