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2:解决系统问题的上、中、下策

1.下策,直接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句话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就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会选择这种策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系统思维,只是单纯的线性思维把一个复杂问题看成一个简单问题。

2.中策,间接刺激,找到比较关键的回路。

这一层次呢,至少具备了系统思维。找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回路,通过间接的刺激进行调整。

3.上策,新的共识,让大系统和小系统的目标一致。

一个大的系统会有一个目标,一个小的系统也会有自己的目标,大系统和小系统的目标通常会是相悖的。这也是直接解决问题无法根治问题,甚至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的原因。

如果能够让大系统和小系统,所有系统的目标保持一致,那么整个系统才能够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去改变。

案例:

1967年,罗马尼亚政府想要提高生育率。采取的办法是禁止堕胎和避孕,因为不想生孩子的两个手段就是避孕和堕胎。结果地下非法堕胎增加,孕妇死亡率大幅上升,很还有很多是新生儿,生下来就被抛弃。

中国足协想要训练年轻球员,要求中超球队,必须有两名20岁以下球员上场。结果各个中超球队在刚开始就会把两名20岁以下的球员换下场,他们宁愿浪费两个换人名额。

上面两个例子就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线性思维去看待复杂问题。

罗马尼亚政府想提高生育率,但是民众并不想。中国足协想锻炼二十岁几岁的年轻球员,但是球队需要成绩。这就导致了大系统和小系统的目标不一致,这就会形成一个负反馈回路。不管怎么做,最后都会回到起点。

更好的方法是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小系统和大系统形成共识。整体的目标一致的时候,才会形成凝聚力,力往一个方向使。

比如1930年瑞典想要提高生育率,他们的做法就是形成社会的共识,而不是说直接禁止堕胎和避孕。新时代的女性想要个人生活,想要做自己的事业,不想被孩子困在家里面。所以瑞典政府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医疗教育资源,排除家长对生孩子这件事情的顾虑。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像这种大系统和小系统,方向不一致导致问题无法解决的。比如说我们日常的自控锻炼减肥,其实就是这样。

想吃——节食——饿——想吃

你的大系统想要减肥,所以你去控制饮食,通过节食的方式来控制体重,但是你身体内的小系统并不认可这样的方式,它不知道你是想要瘦,想要变美,它只会以为你遭遇了饥饿,所以会把吃的动机持续加强。

你的大系统想要少吃,但是你身体内的小系统想要多吃,这两种就是对抗。通常来说,大系统谁都看不过小系统的,因为小系统是人的本能,几百万年进化习得的。

想玩——拖延——焦虑——拖延

同样的其它自控大多数也是这样,你的大系统可以理智的思考,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但是小系统的目标正好相反。比如说你的大系统想多学知识,想克服拖延症,但是呢,你的小系统肯定就是很懒的,不想学,也不想去做事,这就是矛盾。

穷——忙——没时间思考、学习——穷

病——吃药——身体弱——病

以上几个循环可以称作是很多人的悲惨循环。解决的方法就是打断这种负反馈的循环,建立新的系统。

比如如果太忙,就抓住重点,同时不管再忙都花时间学习、思考,从一个点吧系统掰到另一条循环路径上。变成下面这样:

抽时间思考——效率变高、花更少时间做更多事——有更多时间思考。

个人

上策,不学完不睡觉。

中策,学完给自己奖励。

上策,加入到一个组织,或者说是社群,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不要拖后腿。

公司

下策,不管怎么做,我只要结果。

中策,这个月绩效达到多少就给奖金。

上策,我们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加油一起干呀。

比喻:

下策,奴隶主拿着鞭子抽。

中策,钓鱼者拿着诱饵引。

上策,宗教领袖带着大家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