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苍苔绿 万般幽然意

          青苔出现在书里,于我最早知道的是王维的一首五言诗《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小时只知硬背,大了才知道诗中空谷人语,斜晖返照,苔色新绿,声色静好,好一个寂静清幽,耐人寻味的禅修境界。再念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参天古木,幽幽青苔。王勃《青苔赋》说:苔之生于林塘也,为幽客之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后来学了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春日访友,久扣柴门,朋友不在家,于是说园主人应该是怜爱青苔,怕踩了青苔,所以久久不开园门,奈何春色撩人,红杏伸出短墙。青苔的绿,幽趣横生,杏花的红,春意盎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阳光不到,人迹不至的地方,青苔绿意苍古,有达人卷舒之意,君子行藏之心。后来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品德高尚的人居住的屋子 ,最昂贵的院落“绿化”竟然是青苔碧绿的爬到阶上,草色青翠的映入眼里。养苔就是养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青苔处世幽静,不竞不争,承霜载露,不避险地,无累于物,不屈不挠,不哗众取宠,杨炯的《青苔赋》中说“苔之为物也贱,苔之为德也深,夫其为让也,每违燥而居湿,其为谦也,常背阳而即阴,重扃秘宇兮不以为显,幽山穷水兮不以为沉。唯天地之大德,匪予情之所任”,养苔就是养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是自从唐代白居易的诗风靡日本,日本人就对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的极具意境的事物潜心研究,其中微不足道的“青苔”,以其幽静,苍古,隐逸的美感,被日本人推崇备至。日本京都有一座以青苔盛名的寺庙“西芳寺”。寺中青苔遍布,静谧幽远。每年只开放几十天,且到寺要提前几个月预约,预约要陈述进寺理由,预约成功的香客,能收到寺内住持的亲笔信,每天二十人,每人两个小时进寺时间。进寺前要手抄《心经》或提前抄好,读一遍《心经》,在进寺后要“净手”,以示虔诚。其他时间寺庙都要“养苔”,保持自然和古朴。在快速,忙碌的现代,如果能时时持有沉静,幽然的心性该是多好。养苔就是养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又看《红楼》,其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潇湘馆”踩了青苔滑倒一处,又是让我好笑。大观园众多住处,各有特色,家里的几位小姐都和着自己喜好挑了合适的住处。林黛玉喜静,又不爱艳色,这“潇湘馆”,遍布青竹,小径旁青苔幽生,映的屋内“绿意沁凉”,最是幽静。天上的“绛珠仙子”出尘脱俗,精灵毓秀,选的住处自是古朴,雅静。王勃《青苔赋》说:苔之生于轩庭也,为居人之怨。林黛玉怨既有“木石前盟“为何又有“金玉良缘”之说,她喜欢王维的诗,也许在无数个秋雨绵绵的日子,她独坐窗前不止一次的吟诵过《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秋天的青苔,更加深邃可人,上周在教室的后面,看见黄叶疏影的地上一片晶莹的绿意。心里顿时愉悦,谁说万物悲秋?还有这喧处的一方幽静,不根不蒂,无华无影,生机勃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497评论 0 15
  • 回首十七八岁 发现那时的我们 巴不得用扩音器 告诉全世界 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情绪 好让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 都可以来轻...
    Sophie菲00阅读 212评论 0 0
  • 01 朋友结婚,当天晚上,开单身派对,整个包房里吵吵闹闹到十二点,大家还没有要散去的迹象,张晴天靠着我的肩膀说,透...
    周乐乐_阅读 1,927评论 21 25
  • 《头脑特工队》—大开脑洞的情绪管理课 期盼已久的InsideOut—头脑特工队终于上映了。这部动画片准确的来讲是不...
    叁叁33阅读 3,233评论 0 0
  • 一直想写写自己的母亲,又一直想等到最有状态的时候来写,不敢在这个命题上有任何敷衍。可是,却在此时此刻,莫名的...
    凌波微步2017阅读 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