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许多温馨提示(近几年年年提示):
发榜日,不要轻易打扰别人!别人考得好,会主动说,不打扰是礼貌。
不过,揭分日,还是忍不住去关心了几位应届生,只因自认为,我眼里,他们不是“别人”。而且巧合的,都是男娃娃。
甲之子学霸,有问无答。
乙丙之子学中(普通),有问有答
丁之子学尾(次普通),有问有隐。
应该说,三种状态,都有预料。父母的回复态度,颇有意思,于是今日记一记。
甲,有可能是我自以为是有资格问问的,没回复,应该是低调吧,毕竟选择空间大,最后去哪所名校,掂量再三,也是一份焦灼,可以理解。我们也是想沾沾喜气,了解了解情况,围观群众,没有吃瓜的意思。
当然,人家以不以为吃瓜,就不知道了。或许是自己唐突了。
乙,第一时间询问,即如实回复分享。私以为这与咱们之间交情算深有关,也与其性格本就开朗有关。用她的话说,比预料的好,也没太关注,孩子尽到努力,就可以了。嗯,这就是我想听到的答案,我想被分享到的心态。
每个人毕竟只有一次人生,育儿之类的生活琐事,各自的经历,通过交流,才可以互相吸取一些经验与思想,有益于朋友间的成长。
丙,是今日回复,凭我对她性格的了解,应该是才看到,也很坦然,能上本科线,心态也是在线的,感激了我们的关心。这也是我想听到的,心里是满满祝愿!
丁,自家侄儿,更是从昨儿下午就询问。当然,本意是想提前安慰。
有些孩子,预期值一开始就知道,所以,安慰开导是第一位的。人生之路千万条,不是“白丁”已属万幸,三年高中的磨砺,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个特殊的经历,这个重要时刻,谁给他做过什么事情、说过什么话,或许他一辈子都能受到益处。
不抛弃,不放弃,不折腾!这是我一直向他灌输的,虽是“拿来”的鸡汤,也属于一厢情愿的酸文假醋,但是在他身上,是值得推崇坚持的理念。
今日,与老表们感叹,当初的不放弃不抛弃,才有了熬过三年的结果。已经实属不易。
更何况,弟妹是有远见有毅力、特别能吃苦耐劳的人,对孩子,她是生活上的榜样,思想上她包容理解支持孩子,语言上她温柔耐心劝导孩子。我这个家长自叹不如。
而她的一句“这都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几乎让我破防。我觉得育儿理念,并不与学历、学识有必然的等号关系。我这初中文化的弟妹,就让我对生活、对家庭,有更多的不一样的体会。
宏强表哥说,自己的孩子已经是这样,就要坦然接受,只要孩子不走歪路,不躺平不好吃馋懒,往前看,都有希望!
对呀!这样的心态,多好!反正,属于我喜欢听到的心态。
至于埋怨我多事,把小事分享到群里的家人。我只能说,各人格局不同。家人,不就是分享这些人生大事的第一观众吗?
当然,有人说,我们不喜欢成为焦点,最好是隐形人。
自尊心强,可以理解。也表示尊重。
记得以前给室友分享过一篇散文,说自己的孩子,成绩始终平平,但是班上所有孩子都乐意选她做班长。经过观察,发现孩子在郊游时能安静平和的缓解同行小伙伴的焦虑哭闹,能分享自己的快乐给小伙伴们儿。问及,她说,可能成绩好的孩子,就是舞台中央的孩子,鲜花应该送给他们,但是,我更愿意做个坐在路边给他们鼓掌的人。
是的,舞台中央,聚光灯闪耀。或许每个人的高光时刻都不一样。
分享欲,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家人朋友能时时刻刻关注自己。但是一定的特殊时期,又不希望别人关注自己,而此时,他们却会连明星爱豆的吃喝拉撒一分一秒,都关注。
看,矛盾时时刻刻都存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佼佼者的孩子,我们曾经以为是不求上进的孩子。
成绩好坏是一方面,心态要正。评判标准随着我们的认知,在发生变化。做个在路边鼓掌的平凡人,也是非常好的心态。
毕竟,最后,经过三万天的淘洗,大家都会归为平凡人。
我,也是个乐意做在路边鼓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