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如火如荼的高考季。
提到高考,心里就萌生出几丝遗憾,这样一件万众瞩目、牵动人心的全国性大事件,自己竟然没有参与过,不得不说是人生的一件憾事。然而,遗憾过后,自卑的情愫就乱纷纷地涌上心来,想想那张不知压在哪个箱底的中专毕业证,就不禁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初中毕业那年,得知我要报考中专,我们班那个讲话耿直的理工男班主任指着我的鼻子骂:“你脑子进水了吗?你不知道你上盟一中也会是名列前茅的学生吗?”我不敢吭声,咽了咽因没吃早点而分泌过剩的唾液,强忍着就要溢出眼眶的泪水,低下了头。那个喜欢我的慈祥的语文老师找到我,语重心长地为我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你有没有想过以你的资质你是可以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你是可以上全国重点大学的,你是可以成为某一领域人才的……”我迷茫的看着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感到很抱歉,我真的没想过这些,从来都没有。我只想过我考个中专可以早早就业,就可以像别的同学有钱买早点了,就不用害怕房东来催房租了,就不用东一件西一件的拼凑过冬的衣服了,就不用因自己读书而加重家里的负担而感到内疚了……老师说的这些离我太过遥远,我当时真想抱抱她,因为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辜负她,然而终于没敢。
在老师的惋惜与失望中我走进了考场,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以当年全盟第一名的成绩被大连的一所中专提前录取,报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的专业。
新的生活在懵懂中开启,身边总有人说:“你这么聪明,不上高中好可惜”,是当局者迷吗?我真的从来没想过自己应该上高中,应该去赴高考这场盛宴。于是,认真的想了想,想清楚一件事:我应该参加自考。当时大连自考的人很多,有许多夜校辅导班,但我是没条件上的。于是在每一个早早醒来的黎明中,狠背那些是懂非懂的《马哲》、《文概》。考试的时候辅导班的老师会早早到场为考生加油,考场上挂着许多长长的横幅,每次随着攒动的人群走向考场,我就会想:高考的场面也不过如此吧?考场纪律非常严格,每次考毕出来总能看见门口的黑板上写着因作弊而被停考的考生名字,因此,那些谋划了很久的与室友约定好的暗号最终都没派上用场。
时间被利用的刚刚好,中专毕业时捎带拿了一张大专毕业证。回到家乡参加工作后,继续我的自考路。依然是见缝插针的学习,依然是起早贪黑的背题。当整个考场就我一个人正襟危坐地答题时,踢我凳子、拉我衣服的人就多了起来,惊诧之余终于明白,这些来考试的人怀里揣着书竟然还翻不到答案。而那门被我认为是最简单的《巴尔扎克之研究》我竟考了0分,原因是考场卷雷同。是的,背会的和抄上去的答案看上去不会有什么不同。0分的教训让我明白我得学会入乡随俗。于是,报名之后,只在考试前翻翻书,熟悉一下章节,到了考场才会很辛苦的找答案,毕竟有的科目光书就有四本之多,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答案也是件不容易的事。翻翻找找中竟然心安理得地混了张本科文凭。
只是每到填表填到学历一栏自己写下本科两个字时,总会有些汗颜,为自己当年的随波逐流、为自己对知识的不尊重而懊悔起来。
及至听到当年中专时睡在下铺的“兄弟”以30多岁的“高龄”辞去令人艳羡的国企工作赶上了公费研究生的末班车,我才明白,大学路止步于此,是自己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的结果;及至听到一个当年在旗里乡镇上学的朋友瞒着家人顶着众人非议一意孤行报考高中最终如愿的故事,我才明白,生活的拮据只是自己苟且的借口,大学路止步于此,只是自己目光短浅、固步自封的结果。
好在,学习不只在大学,好在,明白的还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