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电商经营者的窘境及出路 201211

在电商红利日渐被抹平后, 今天的商家在淘宝,京东等平台经营,最大的痛点是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阿里巴巴举办的培训班上获悉,截至2015年2月淘宝集市店有600多万个卖家,真正赚钱的不足30万个,仅占5%;天猫商城店有6万多个卖家,不亏本的,不足10%。

曾在支付宝担任产品设计师的有赞创始人白鸦说,淘宝的一千万商家真正不赔钱的只有5%,赚钱的只有2%。他说过一个案例:淘宝上的一家皇冠级女装店,30%成本是商品成本,30%成本是营销成本,人员办公等成本是12%,看上去毛利有20%多。但是,如果在营销方面除了做广告还要刷单的话,成本会增加10%,整体营销成本就超过了40%。因此综合下来,产品的毛利只有5%—10%,再扣除物流等费用,净利基本为亏损。

本人所了解的情况, 可能稍微好于这个统计数据, 因为这个数据统计是基于一个个独立的店铺, 很多不活跃的店铺是兼职或没有认真去经营的, 因此成熟的电商公司(也往往拥有多个店铺)的生存状况总体要稍好些. 乐观估计赚钱+保本的比率,估计能去到20%左右吧, 基本是符合二八定律的.

亏损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商家做了很多年却很少有客户积淀下来。消费者要在淘宝上买双鞋,会直接去搜鞋,买了之后根本就不记得在哪家买的,只记得在淘宝上买的。这就导致商家每次卖货都要买流量。

因此, 在平台上经营最痛苦的是,每次卖货都要重新买流量.

那平台电商活得比较好的,又是怎么生存的?
那些早期开的店现在还活的不错的, 很多是因为它们把早期获得的流量红利,沉淀到大家对这个品牌本身的认可了。所以说在早期做电商,并且把流量红利沉淀到品牌本身,就是这些人获得的最大的收益,比如说韩都衣舍、茵曼等淘品牌迅速地成长起来。

因此, 电商要持续健康的经营出路在于:
1.与时俱进,能及时发现和用好新的站内和站外的流量红利
2.将获得的流量转变为消费者对品牌本身的认可上, 消费者搜索品牌成交的占比越来越高
3.做好产品,让消费者忍不住分享, 通过口碑分享成交的占比越来越高
4.将公域流量沉淀到私域流量, 通过私域流量购买的占比越来越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风口来了!趋势到了!红利已至! 当流量费和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当你亏本参加大平台的电商节只能博个吆喝而赚不到什么钱;...
    创业作者阅读 3,034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2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3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692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68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