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hood》| 放慢脚步,记录点滴成长

这次为大家推荐的《Boyhood》,讲述了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及其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导演历时12年拍摄,坚持用同一组演员,每年跟踪拍摄几个片段,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男孩在这12年的成长变化。

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我没有按过快进键。我感叹导演的态度和耐心,也感谢他,让我难得的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我过去的20年。

12年的成长

《Boyhood》从少年Mason(Ellar Coltrane)6岁时开始拍摄,那时的Mason还是一个稚嫩、天真的小正太,有许多奇思妙想——黄蜂是洒在空气中的水变来的、削笔刀可以用来雕刻石头……他总是被老师批评,是大人眼里的小捣蛋,却喜欢收藏稀奇的小玩意儿,对艺术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之后的十二年中,Mason从原来肉嘟嘟的小男孩长成了一个略带沧桑感的文艺青年。在这期间,他和姐姐Samantha经历过多次搬家、转学,目睹了母亲三次失败的婚姻,还差点受到酒鬼继父的家暴。当然,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第一次野外露营,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只身一人去上大学……他就是个普通、平凡的男孩儿,会看“小黄片”,会和哥们谈论女性;会因为谈恋爱而感到甜蜜,也会因为被女友劈腿而伤心、难过。

Ellar Coltrane和主角Mason仿佛已经融为一体,他们二人在这十二年里共同成长,有的时候已经分不清这到底是一部纪录片还是文艺片。

在这部影片中,Mason的父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虽然“不务正业”、没钱没房,但要是没有他,Mason的十二年可能真的是忧郁多过快乐。无论Mason和姐姐Samantha随母亲搬到哪里,父亲都坚持每周去看望姐弟俩,带他们去打保龄球、露营、钓鱼……他在Mason六岁时就和两个孩子谈论政治、问儿子关于总统选举的看法;当得知女儿有了男票时(当时才17岁),就马上告诉她自我保护和避孕的方法。他希望孩子们能把自己当成朋友一样相处,而且他们的家庭活动也不只是吃饭、逛街、打游戏。“沟通、交流”,是这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最直接、最简单的相处之道。

“如果要给电影定义一个主角,最准确的应该是——时间”

12年的耐心

《Boyhood》从2002年开拍到2014年杀青,这十二年间少不了导演Richard Linklater的坚持和耐心。

我专门在《501位电影导演》一书中翻看了Richard的简单介绍:

美国独立电影导演,电影中的事经常发生于一天;作品探讨了青年文化;他是极少数接商业项目的真正冒险的导演。代表作有《都市浪人》《半梦半醒的人生》《日出之前》等,其中,《日出之前》,一部描述了在火车上偶遇的两名准恋人生活中的一天的故事,最透露他的文学抱负,他的剧本上总是充满了兴奋的哲学论述,有时这与电影表面上轻松愉快的风格似乎不符。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速度。就电影行业来说,如今很多商业片的导演和编剧想尽办法迎合观众的喜好,恨不得今天开拍、明天杀青、后天上映、一周内票房破亿。近几年因为真人秀受到观众追捧,《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等电视节目相继拍成电影,也想在电影行业里分一杯羹。

所以在我看来,导演Richard Linklater就是一股清流,他用最朴素的制作来展现少年成长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让焦躁的年轻观众们平静下来,看着Mason成长,回忆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

【欢迎关注影评公众号:影视乐叨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翻出这部电影纯属偶然,看起来剧情平实,不到一半时间我已经开始走神了,于是上网去找介绍,这才发现这部影片居然是那么牛...
    知小白知阅读 5,668评论 0 1
  • 或者有些人觉得导演李察连利加以12年时间拍摄《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下称《我们》)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如果告诉你,他...
    港漂圈豆豆阅读 3,736评论 0 1
  • 没有人的青春是在红毯上伴随着鲜花和掌声走过,只有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辛和磨难,穿越过数以万计的艰辛与坎坷,才能走向自...
    辰儒姑娘阅读 1,404评论 0 0
  • 在看完整个成长视频后,给我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非常大的。原来一直心里也都明白老师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正如...
    终是自在_海燕阅读 2,999评论 0 2
  • 10月17号 星期二 小雨 第36篇 今天向儿子说声对不起,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看着儿子委屈的眼泪,说...
    李少聪妈妈阅读 9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