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起地上掉落的南国花,
别在发际,
从这里开始素走这座城。
所谓素走,
受启于素读,不带自己观点,抛开预设,是为素读。
把自己当作方法,体验第一次在陌生城市的素走。
不查地图,
不做预设路线,
只知向水而行。
早上9:33分开启——-“把自己当作方法”素走行动
需带工具 ——
1、眼睛 ;
2、心觉;
3、嘴巴(备用)
“素走”内容——
1、观察:以“新加坡摩天轮”作为观察视觉中心图,去看360度不同视角它的图景变化。(照片记录)
2、觉察:“素走”与“有预设目标导图的行走”有哪些不同体验?(语言表述)
摩天轮变换图记录
用脚步丈量完一圈
此时,
闭上眼睛,
四个小时的遇见放电影似地一一跃出。
那片水边雕塑,它属于我,
我命名它为
“新加坡当代自然雕塑园”,
这是我和这座城的秘密花园。
阳光下,
小朵花,
毫无羞涩,肆意绽放,
我和她们已经点头默认了对方哦,
小粉、小紫、小黄、小舌头……
草地上玩耍的那两只小鸟,
我走到他们身边,
轻声叫唤:
喂,小家伙,你们叫什么名字?
他俩自顾自追逐,连看我一眼的功夫都没有。
背包里的水早已弹尽粮绝,
背脊的汗与T恤粘在皮肤上,
有点冰冰的。
脸蛋儿被阳光晒得微烫。
一个刹那,
不知何方突袭而来的风,
嗷 嗷 嗷
我止住脚步,
张开双臂,
激动地做拥抱状,
嘴里不由自主:
谢谢 谢谢 谢谢亲爱的风儿呀…
走走停停,
停停走走,
横穿不知名的小坡地,
丢了一段找不到水的路,
险些越走越北,
好在心有底气——新加坡安全着咧,
靠着感觉,
重回正道,
夯实了我对陌生地的自信,
就是不乱方寸。
终于一个环线来到起点,
从店员女孩儿手上接过绿茶冰激淋,
一回身,
自然科学博物馆笼罩雨中,
用舌头轻轻舔舐,不能狼吞虎咽,
要留点残迹和花瓣建筑自然科学博物馆拍张合影。
所有的遇上,
无论建筑,还是道路与植物,
只是不知名字而已,
而它们的存在,
经由心觉的深入,
已经由遇上成为相逢,
不用记,
只需忆,
拈花一笑。
【遇见湖边雕塑】
【遇见那些小花花】
【路上】
启发
1、素读、素走、素问、素言……回到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可以很好的保持自我觉知?答案是:yes!
2、当你与物的距离、位置发生变化,物的形也跟着变。变的不是物本身,而是你与物的空间,还有时间。如果把世间与你遭遇的人、事、物做类比,不知是否可以有一些主观意识里的开阔呢? 答案:yes!
3、把自己当作方法,向内更深觉察,五感的灵敏会自然打开,模式、成见会逐渐弱化,这不就是修行的最佳自省状态吗?
4、在行走时,因为不预设,所以会有一些陌生感带来的不安全,这份不安全反而成为应急机制里的警觉,这份警觉会让身体累感减轻,并对周遭环境记忆更深刻。
5、做一名行者胜于诉说者。
写在最后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 而应于心!
2023年,我要做生活的行动者。
2023年癸卯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