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儿手记: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读《呼兰河传》有感

        很难想象1939年的萧红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写下了这一本《呼兰河传》。她对于呼兰河畔这座小城的回忆,一定是她告别世界的安魂曲,是她人生中的最后一滴眼泪。

        萧红是爱这座小城的,因为这是她心灵最后的依托,这里承载着她欢乐的童年,这里“以前住着她的祖父,现在埋着她的祖父”。她爱这里的晚霞,爱这里豆腐贩子的吆喝声,爱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

        萧红也是恨这座小城的。她讨厌二伯的虚伪麻木;讨厌老胡家过分的封建迷信;讨厌那些只会看热闹的人群;也讨厌父亲的严厉,母亲的无情,祖母的不解人意。

        于是爱与恨交织着,贯穿于整部书的字里行间。翻开书来我们仿佛可以听见萧红长长的接连不断叹息声,也仍然可以听见她与祖父之间的说笑声。还有老胡家深夜传来的哭声,更有粉房里的喊号子声。

        这是萧红留下的最后一滴眼泪,是爱的眼泪,也是恨的眼泪,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也是这个才女离开人世间前最后的感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