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啖盐说蜜
——谈古今风味,说天地美食
一、潮汕牛肉哲学
写了好几年的美食文章,对于潮汕一直心存敬仰。
因为我心目中的男神说了这么一句话:
潮汕是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
——蔡澜
潮汕应该成为每一位美食爱好者的朝圣之都。
因为潮汕人对吃有自己的哲学。
时间、火候、口感,在潮汕人的眼里都是学问。
如今很多人喜欢到潮汕吃牛肉,就因为潮汕人把牛肉研究得通透。
潮汕人认为:一口好牛肉,并非入口即化,而是要有微妙的弹牙与嚼劲,才算得上有品质的好肉。
所以潮汕人选择牛肉一定是三至四岁的小黄牛,老了不行,口感不会嫩。
而一只小黄牛只有39%的部位可以打边炉,来看看图表,你会有一种庖丁解牛的感觉。
脖仁、吊龙、肥拼、匙仁、匙柄、胸口油、爽腩等等,名字是不是很怪?
但这就是讲究。
潮汕师傅的刀工了得,他们会细致地将各部位的肉片薄,各个部位的口感都不相同。
脖仁是清水火锅的最佳搭配,香、鲜、肥嫩,又有一丝丝的嚼劲,会让每一位食客欲罢不能,而脖仁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雪花肉”。
吊龙的特点是鲜甜而弹牙,当然最好的吊龙是吊龙伴,一只牛只有几两肉,可遇不可求。
匙仁最嫩了,口感无比鲜甜。
这些部位,有嫩的有香的有甜的,虽不尽相同,又有统一的特点,那就是“鲜”。
为了保证这个“鲜”,潮汕的牛肉实行“三宰三配”制,不速冻不排酸。
一天杀三次牛,就为了每一个时辰的食客,都能在4小时内吃上最新鲜的牛肉,这应该是很多地方屠宰场没办法做到的事情。
而我们到潮汕必吃也必定会带回家的牛肉丸牛筋丸,潮汕人绝不会用一只牛的边角料来做,用牛后腿肉,才会打得鲜香脆爽又Q弹。
除了宰牛、解牛、打牛肉丸讲究以外,潮汕牛肉最绝的就是打边炉。
涮煮论秒、自制好酱料,这是潮汕牛肉最后入口的关键。
涮:三起三落,一吊血水、二吊酸性、三吊纤维,8-10秒起锅,时间不能长。
酱:每一家牛肉火锅店都有自制的沙茶酱,这是灵魂调料。
好了,来看看我在潮汕吃牛肉火锅的视频吧,哈哈,馋不馋?
二、泉州牛肉文化
今年春节,泉州很火爆。
各路人马涌进泉州,看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品中国千年古韵。
这座宋元中国的世界贸易之城、东亚文化之都,沉寂了多年,终于被世界看见。
“神的眷顾、人的奋斗”,这句评价把泉州这座城市的宗教与多元文化描绘得淋漓尽致。
是的,泉州人是有信仰的,世界各地的神明在泉州都会得到尊重。
佛教、道家、儒教、天主教、基督教、摩尼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等,在泉州都有殿堂庙宇。
泉州人见佛就拜,三教合一也是常态。
吃斋念佛的,也要到玄妙观去拜天公,小孩子上学时同样要拜孔子。
而伊斯兰教更是以饮食的方式渗入到泉州人的生活中。
那就是牛肉!
唐高祖时,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最后三贤四贤终老于泉州。想象得出,从唐开始,伊斯兰教就在泉州盛行。
伊斯兰教服从真主的命令不吃污秽的猪肉,只吃真主所赐给佳肴,于是很多人改吃牛肉。
如今的泉州,三步就有一家牛肉馆,七八十年代更是有一家清真饭馆,专门卖牛肉羹的,引得四面八方的人到店品尝。
这就是泉州的牛肉文化。
与潮汕以“鲜”为主的哲学理念不同的是,泉州的牛肉文化多来源于传承。
传承海上丝绸之路的香料味道,这便是你来泉州一定要尝尝的泉州牛排。
泉州牛排不同于西餐牛排,它真的是用牛肋排烹饪而成。而你不用选择几分熟,而是品尝熟得烂而不塞牙的嫩滑,尝来自南洋的咖喱香味。
谁也不知道唐宋时期的泉州是如何吃牛肉的,估计伊斯兰的牛肉到了泉州也变成了中国风,于是泉州的牛肉就多了一种中药的味道。
药膳牛肉是泉州牛肉火锅的专属风味,不像潮汕人吃个“鲜”,泉州牛肉火锅吃的是滋补。
最出名的当属黑豆牛尾汤、老番鸭牛鞭汤等。
和我们到潮汕要品尝牛肉丸一样,你到了泉州一定要尝尝牛肉羹。
牛肉顺切成条,再用手劲搅出粘稠,加入清水让其膨胀,最后加入淀粉成为羹。
牛肉羹的口感一定是鲜甜嫩滑,而一碗牛肉羹就是界定一家牛肉馆做得好不好的标准。
三、最后
无论是潮汕的牛肉,还是泉州的牛肉,都是牛肉界的精品奇葩。
以后再也别说,北方人是吃牛羊肉的大户了,福建的泉州、广东的潮汕,都是做牛肉的高手。
草草啖盐说蜜——
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
部分图源网络,如侵权,请告删。
原创文章,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