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开始在自己的房间睡觉,后又跑到我们的卧室,要求给他捶捶背。想到快11点了,答应只捶5分钟,而他要求捶“5×2”分钟,多争无益,心里想那就10分钟吧。
为避免他抱怨轻重力度,吸取其他家长朋友的建议:开始几下的时候就先问问他这样的力度如何,舒服吗?问他说感觉还行,真是舒服。捶的时候时而“嗯”一声,时而又“噢”的一声,问是不是太重了?答曰就是想叫。5分钟到了,故意催促他去睡觉,说还有5分钟。因为都是躺着给他捶,一会儿胳膊就会酸疼,渐渐就没有了力度,就改为捏背,或者是轻轻的抓背,自始至终没有抱怨。
好不容易时间到了,催他到自己的房间睡觉,却又不走,还说:“我就睡在这儿,这里才有家的感觉”。好一个“家的感觉”!此时多说无益——没有道理可讲的。让他关灯睡觉,又说让睡着了我们再关。这时我突然更加明白了:家是讲爱的地方,家是说情的地方,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如果一定要让他到自己房间睡觉,如果一定要让他关灯睡觉,是不是没有顺应他的情绪,有可能又是一番闹腾呢?
孩子从小就有跟我们睡觉的习惯,好多次都培养他独自睡觉,可是效果不太好。在小学时是我经常陪他睡着后离开,半夜醒来总是大喊“爸爸”,只能是赶紧陪他睡觉,后来睡觉要开着灯才能入睡。长期以来我们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只知道他怕,很多时候不敢独自入睡。
直到前不久妈妈问他有时不敢一个人,且还要开灯睡觉的原因时,他才道出了原委。原来是小学三年级的一次经历难以忘却:一天晚上独自睡觉,醒来后睁开眼睛发现地面上有亮光,像是几个骷髅头在晃动,抬头一看,屋顶上有几道血光,吓得他大叫并且用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妈妈对我说起时,我也想起曾经有那么一回事,记得我们赶到他房间时,安慰了好长时间才从被子里钻出来——满头大汗,憋不住了才出来,但他没有说原因。
此时我才想起他经常晚上睡觉时要把窗帘全部拉上,把门反锁住。妈妈问他问什么不告诉爸妈时,儿子竟然说:“你们没有问过我呀”,妈妈语塞。看来我们还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真是奇怪,看似大大咧咧的孩子也有害怕的时候!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不用再纠结,接纳他暂时还有点害怕的事实吧!